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邓小平研究
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
发布时间: 2010-02-20    作者:魏喜龙 苏华    来源:《大地》 2010-02-20
  字体:(     ) 关闭窗口
  6月3日,中央政治局继续开会,批评江青一伙。会上,邓小平首先讲话,随后,叶剑英讲了反对经验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严守纪律、实行请示报告,重大问题政治局要进行讨论等意见和建议。
  这次会议,江青一伙终于开口了。他们心里明白,不然政治局的批评还将会继续下去。王洪文多少作了点自我批评,说江青和邓小平有争论,自己只听一方意见,有片面性,没听邓小平意见。到长沙向毛主席汇报,受到批评。关于反经验主义,没有看出问题所在,未引起重视。他承认上次政治局会议多数同志发言是好的,对他的批评是难得的,但是,他仍没有讲出“四人帮”的大部分错误。
  江青也讲了话。她说,在5月27日的会上,她的自我批评不够,又有新的不恰当的地方,还要加深认识。那次会,她有体会,有些问题还要看点东西,消化一下,再作进一步检讨。
  老谋深算的张春桥仍旧一言不发,他在记录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字:“沉默,沉默,又沉默。”
  主持会议的邓小平见批评会有了成果,便适时收兵,提议会议到此结束,会议情况向毛主席汇报。作为这场短兵相接的“战后总结”,毛泽东和邓小平有过一番交谈。“我看有成绩,把问题摆开了。”毛泽东用肯定的口吻说。邓小平讲:“最后他们否认有‘四人帮’。”
  毛泽东形象地对邓小平说:“风向快要转了,在政治局。”邓小平轻松地说:“政治局的同志气很大,我说不要把话都说完,散了。”
  “这个办法好,留有余地,大家清楚就行了。我准备找王洪文谈,叫他找你,听你的话,他威望不高。”
  邓小平指明王洪文6月3日的发言很多同志感到不真实。毛泽东话题一转,到了邓小平身上:“没有大问题,你要把工作干起来。”
  邓小平蛮有信心地说:“这方面我还有决心就是了。反对的人总是有的,一定会有。”毛泽东表示赞许:“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作为这场正面交锋的结果,江青被迫向毛泽东和各政治局委员提交了书面检讨。其中,除违心地作了检查(后来的事实证明)外,不得不承认两次政治局会议“基本上开得好,政治局比过去团结了”。由于毛泽东的再三批评和政治局会上大家的批评,江青不得不承认“四人帮”是个客观存在,“有发展成分裂党中央的宗派主义可能”。
  1975年9月26日下午,邓小平、李先念、华国锋、王震等8位国务院领导,在国务院会议厅听取中国科学院负责人胡耀邦等三人《关于科技工作的问题》(即汇报提纲)的汇报。邓小平在听取汇报期间作了重要插话。他神情严肃地讲:“如果我们的科研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科学研究是一件大事,要好好议一下。”
  当胡耀邦汇报到第五个问题“红专”时,邓小平插话说:“现在连红专也不敢讲,实际上是不敢讲‘专’字。”他列举了数学家陈景润和北京大学一位搞半导体的老科学家专心致志、废寝忘食搞科研的事例,充满着感情说:“广大的科研人员实在是想搞科学研究啊!闹派性的是少数,现在这个状况是能够改变过来的。”“我们要把那些较好的,有培养前途的科技人员记下来,建立科技人员档案,帮助他们创造条件,不管他们资格老不老……总之,要给有培养前途的科技人员创造条件,关心他们,支持他们,包括一些有怪脾气的人。首先要解决这些人的房子问题,家庭有困难的也要帮助解决。”
  很多人都记得,粉碎“四人帮”以后,有位作家生动记述了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感人事迹,令国人感叹不已。其实,在1975年,邓小平就通过汇报听到陈景润的感人事迹,并指示有关部门领导,为陈景润这样的中青年知识分子施展才干解决困难,创造科研条件。
  参加这次汇报会的还有教育部长周荣鑫,此刻,邓小平眼睛正注视着他,因为,这时汇报人正汇报到要办科技学校。邓小平狠狠地吸了一大口烟,提高嗓门说:“要后继有人,这是对教育部门提出的问题。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有些大学只是中等技术学校水平,何必办成大学?不懂外文,搞什么科技情报,缺少数理化,怎么搞自然科学?”
  邓小平联想到“文革”以来,林彪、江青一伙对教育战线的百般摧残,嘴中却大讲所谓“教育革命的新气象”,心中的愤怒油然而生,他厉声疾言:“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还有问题!”
  他又一次望着周荣鑫说:“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比如我们提高工厂自动化水平,要增加科技人员,这就要靠教育。”针对学校教师问题,邓小平坚决表示:“要解决教师地位问题。几百万教员只是挨骂,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育战线也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周荣鑫心里明白,邓小平的话并不是针对他,而是在鼓励他。这位由周恩来、邓小平点将的教育部部长,由于积极领导教育战线的整顿工作,后来遭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与会者们知道,邓小平那些铿锵有力的话是在批判“四人帮”。而在当时万马齐喑、“四人帮”伺机反扑之际,这番话是具有怎样的胆识啊!
    1. 姬文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与完善
    2.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基本设计及其深远意义
    3.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谈话的几点研究
    4. 论邓小平的西藏工作思想
    5.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
    6. 张金才:解放战争时期的邓小平和陈云
    7.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8. 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启示
    9. 张金才:邓小平和陈云对“大跃进”的认识
    10. 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对党的形象的树立和维护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