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邓小平研究
朱佳木: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20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国史研究进一步发展
发布时间: 2014-09-25    作者:朱佳木    来源:国史网 2014-08-26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主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暨学习

  习总书记8.20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时的讲话

  2014826日)

  刚才,理论界、学术界、党史和国史学界的8位学者,分别从宏伟目标、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维护中央权威和“三个有利于”思想、“三农”思想、教育思想,以及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制定等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光辉思想,畅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20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朱德同志的外孙刘建作为在座老一代革命家子女代表,在发言中用朱老总和小平同志亲密交往的故事,生动说明了他们之间的战斗友情,以及他们的谦虚品格和革命精神;张全景同志的讲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阐述了坚持邓小平同志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对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的重要意义。这些讲话和发言,对于我们理解邓小平的思想、精神、品格和习近平总书记8·20重要讲话精神,都很有启发和帮助。

  习近平同志在8·20讲话中,从信念坚定、热爱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等方面,深刻阐述了邓小平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范,指出信念坚定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挺起的精神脊梁;他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常说自己是“实事求是派”,反复强调“拿事实来说话”、“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他始终以劳动人民的一员看待自己,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屈不挠面对困难,有情有义对待同志,一以贯之严格自律,自始至终谦虚谨慎,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的光辉典范;他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邓小平理论;他最鲜明的思想和实践特点,就是从实际出发、从世界大势出发、从国情出发,始终坚持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我们研究国史,就要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所阐述的邓小平同志的这些精神风范学习,做信念坚定、热爱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坦荡无私的国史工作者。

  习近平同志在8·20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同我们党和军队、同革命的历史紧紧相连,也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他在1975年主持党、国家、军队日常工作期间,为扭转“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开展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同“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领导我们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我们研究国史,就要深入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生平,特别是要研究他在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为我们党和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使国史的脉络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满。

  习近平同志在8·20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系统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为党和国家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他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这是党和人民在当今世界安身立命、风雨前行的资格。”这些论述,与他2013年“1·5”重要讲话中关于要正确看待改革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论述,在精神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研究国史,就要更加深刻地领会和始终不渝地遵循邓小平同志对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毛泽东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科学评价,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精神指导我们的学术工作。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又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正在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行。我们坚信,只要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旗勇往直前、不懈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就决不会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就决不会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就决不会动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老一代革命家和千百万革命先辈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夙愿就一定能实现!

    1.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贡献
    2. 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国家治理道路的历史性贡献
    4. 论邓小平对我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的贡献
    5. 刘国新:从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到总体小康的实现
    6. 邓小平关于经济改革和发展论述中蕴含的宏观调控思想
    7. 姬文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与完善
    8.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基本设计及其深远意义
    9.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谈话的几点研究
    10. 论邓小平的西藏工作思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