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重要思想
发布时间: 2010-03-09    作者:沙健孙    来源:《毛泽东与新中国建设》 2010-03-09
  字体:(     ) 关闭窗口

  关于人民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曾经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人民民主、反对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反革命独裁统治进行过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人民民主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他创立了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科学理论。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对人民民主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战略性的思考,并展开了多方面的探索性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总结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这些思想值得人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

  一

  毛泽东认为,加强人民民主政治的建设,是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实现的一项重要任务。

  早在1939 年 5 月,毛泽东就已经提出了人民民主这个概念。他指出,中国应当“建立人民民主主义的制度。”[1]随后,他进一步指出,“民主必须是多方面的,是政治上的、军事上的、文化上的、党务上的以及国际关系上的,一切这些,都需要民主。”[2]

  中国的人民民主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在根据地时期,它实质上是工农民主专政,因为它所担负的是组织民主革命的任务;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它实质上已经是无产阶级专政了,因为它已经开始担负起组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据此 ,毛泽东认为,我们这时所说的人民民主,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我们的这个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任何资产阶级国家所不可能有的最广大的民主。”[3]

  的确,毛泽东说过:“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政治这个范畴。这就是说,归根结蒂,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4]有的论者据此认定毛泽东对民主的重要性估计不足。这实在是一 种误读或者曲解。因为民主,无论是指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还是指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及应享受的其他各项民主权利,或者是指民主意识、民主作风,都是属于上层建筑;而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因此,毛泽东的上述论点是完全正确的。恩格斯早就说过 :“无产阶级为了夺取政权也需要民主的形式,然而对于无产阶级来说,这种形式和一切政治形式一样,只是一种手段。”[5]列宁也说过:“任何民主,和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这种上层建筑在阶级消灭之前,在无阶级的社会建立之前是必然存在的),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 [6]

  事实上,毛泽东不仅说过民主是手段,他也有过民主是目的这种提法。在 1957 年 2 月 27 日下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他是这样说的:“有人说民主是目的。我们跟他们说,民主是手段,也可以说又是目的又是手段。”[7]

  这就是说,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角度来说,民主属于上层建筑,是为基础服务的,因此它是手段;而从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来说,实现人民民主和加强人民民主政治建设,则是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它也是目的,或者说目标。对于后面这一层意思,毛泽东也是讲过多次的。在民主革命时期,他曾经指出:“中国现阶段革命的目的,是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8]在中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他更明确地强调:“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9]即后来人们通常所说的 “六又” 政治局面。

  对于发扬人民民主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是作了充分的估计的。1957 年 3 月 19 日,他讲到,我们应当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也就是采取民主的方法,来解决党内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他认为,“采取现在的方针,文学艺术、科学[技] 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又使人可亲。”[10]他说 :“我们采取上面所说的这些方针,我相信,我们的文化、科学、经济、政治 ,我们的整个国家,一定可以繁荣发展起来,我们国家就会变成一个有近代农业的、工业化的国家,人民的生活会要好起来,人民的政治情绪,人民跟政府的关系,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将是一种合理的、活泼的关系。我们希望造成这样一个中国,希望把我们国家变成这样一个活泼的国家,使人们敢于批评,敢于说话,有意见敢于说话,有意见敢于说,不要使人不敢说。按照这样的方针,我们的希望就一定可以实现。”[11]随后,在提出要形成上面所说的 “六又” 政治局面的那篇文章中,他进一 步指明,我们之所以要形成这种局面,是为了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发展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12]应当说,关于民主的重要性的这些论述,尤其是通过发扬人民民主让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国成为一个“使人可亲” 的国家的设想,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富有新意的。

  1962 年 1 月,为了总结 1958 年发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党的工作的经验教训,中共中央召开了扩大的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上着重讲了民主集中制的问题,讲了“在党内、党外发扬民主的问题 ”。[13]他指出,为了科学地总结经验,分清是和非、正确和错误,“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他告诫各级干部,“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他反复论证,在党内、党外充分发扬民主,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因为:

  第一 ,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调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党内党外都应当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如果“没有这样的政治局面,群众的积极性是不可能发动起来的”。而如果不能发动群众的积极性,我们就不可能克服面临的困难,就不可能搞好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二,只有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才能有效地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而如果“没有广泛的人民民主,无产阶级专政不能巩固,政权会不稳”。因为“没有民主,没有把群众发动起来,没有群众的监督,就不可能对反动分子和坏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也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改造,他们就会继续捣乱,还有复辟的可能”。

  第三,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有正确的集中,党才能对社会主义事业实行的正确的领导。如果“ 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如果没有决策的民主化,就不可能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因为“如果没有民主,不了解下情,情况不明,不充分搜集各方面的意见,不使上下通气”,那么,上级领导机关的集中就不可能是真的、实的、正确的,而“只能是假的、空的、错误的 ”。

  第四,只有实行高度的民主,才能有高度的正确的集中。如果“没有高度的民主,就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的,它必须有党和国家自上而下的领导或引导才能建立起来。而“我们的国家,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那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就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国家,变成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就会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会是反动的、法西斯式的专政。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警惕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依据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重要意义是作出了深刻的阐发和透辟的说明的。

    1. 毛泽东领导军队正风反腐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2. 毛泽东与“向西藏多路向心进兵”
    3.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历史溯源
    4. 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
    5. 毛泽东与大比武运动的中止
    6. 毛泽东对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贡献
    7. 薛庆超: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是关键
    8. 毛泽东的胜战之道
    9. 毛泽东三次点将“海空雄鹰团”
    10. 从工业化到现代化: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演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