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论建国后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思想
发布时间: 2010-05-14    作者:周建超 姚静芬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0-05-14
  字体:(     ) 关闭窗口

2.教育变革。教育在改造国民性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国民转变传统思想、塑造理想人格最为根本的途径。毛泽东从建国后现实要求出发,充分运用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改造国民性。一是教育方针的变革。教育方针是一个统治阶级领导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关系着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毛泽东历来批判中国传统的奴性教育,认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这一教育指导思想的变革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决心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理想新国民的目标要求,有助于巩固无产阶级新政权和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有助于使受教育者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取知识,锻炼自己,改造自己。但过分强调教育只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后来阶级斗争扩大化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路线的发展埋下隐患。同时,过分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而忽视社会管理、科学实验等脑力或脑体兼具的实践形式,又为后来学生大炼钢铁、“五七”道路、解散大学等“左”倾做法埋下伏笔,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科学技术发明、社会理论探索的轻视和对知识分子作用的贬低。二是教育对象的变革。在封建社会,教育主要为地主、乡绅等统治阶级服务,对劳动人民的“教育’’主要采用愚民奴化的形式,其结果使劳动人民成为顺服的被统治者。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教育与以往任何教育都不同,它是真正为了教育和改造人,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对象应该包括知识分子、资产阶级分子、农民、革命干部、青年学生、工人阶级、革命军人,甚至包括各种反革命分子在内的犯罪分子。这里的犯罪分子主要包括原人民群众范围内犯了错误的人和阶级敌人两部分,对于他们,要同样采用教育改造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彻底转变思想,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至于态度强硬的分子,则要采取坚决肃清的专政态度。三是教育内容的变革。教育内容是教育变革最为关键的环节。建国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教育内容进行了变革。一方面强调国民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国民性改造的基础。毛泽东指出,要尽快改变国民文化素质低下的状况,在各领域进行扫盲运动,使全国人民都普遍接受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认为,大学、中学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大力进行思想教育,进行遵守纪律、艰苦创业的教育”,并且每省要有一位宣传部长、一位教育厅长亲自抓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总之,“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四是教育形式方法的变革。毛泽东十分重视学校的正规教育,同时倡导要发挥家庭教育、尤其是社会教育在塑造国民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就提出“各种文化学校的教育,以上课为主要方法,同时重视自修与辅导等活动,以利切实与迅速地进行教育与学习”的观点。在学校教育方面,毛泽东反对被动灌输,主张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自觉地学习研究。他还十分重视家庭、社会教育的作用,试图通过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榜样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方法,使人们在实践上、情感上、思想上都能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教育人民、改造国民性的目的。

3.文艺宣传。文艺作品具有易于深入人心和熏陶人性的特点,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推崇有加,原因就在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分析和刻画入木三分,可以使沉睡的国民觉醒过来,认真审视和改造自身的缺点。建国后,毛泽东更是希望能通过这一途径改造国民劣根性,树立国民的崭新形象。但鉴于建国之初绝大多数中国人文化素质偏低的实际情况,毛泽东赞同运用歌舞、戏剧、电影、相声等较为直观的文艺形式来感化和教育民众,提高其文化素质。当然,对于旧社会留下的艺术作品要进行彻底改造,使之符合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生活、新风尚。毛泽东认为,戏曲是旧艺术中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因此,要注意改造和利用旧戏曲为新中国建设服务。50年代,《梁山伯与祝英台》、《雁荡山》、《葛麻》、《小女婿》、《十五贯》等一大批新编和改编的戏曲竞相登台亮相,起到了启发民众和教育民众的作用。除此以外,毛泽东还十分重视相声的育人功能。l950年,侯宝林为配合政府取缔反动会道门斗争所写的小段子《买佛龛》深得毛泽东的赞扬,说它“用简短的语言讲明白了马列主义一个基本原理”。其它像话剧《龙须沟》,以主人公程疯子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在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大大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的热情。

在改造国民性过程中,毛泽东还十分重视媒体宣传的作用,认为媒体宣传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精神生产的工具,“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媒体宣传中,要“允许先进的人们和落后的人们自由利用我们的报纸、刊物、讲坛等等去竞赛,以期由先进的人们以民主和说服的方法去教育落后的人们,克服落后的思想和制度”,在全体国民中树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另外,还要发挥媒体宣传的舆论监督作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公开揭露和批评社会的不良现象,达到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修正错误、端正思想的目的。毛泽东强调:“凡典型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事例,应在报纸上广为揭发”,“借以教育干部和人民群众”。

    1. 季春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国家治理的实施路径探析
    2. 毛泽东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开拓与奠基
    3. 批转地方经验: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制度创设的探索
    4. 毛泽东领导新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5.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工业化的探索及基本经验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以我为主”学习外国文化的战略思考
    7. 毛泽东政治协商的价值目标、基本职能与中国特色
    8. 毛泽东关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9. 毛泽东领导创建人民战争战略基地的历史考察
    10. 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基本原则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