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1954年毛泽东再提"解放台湾"
发布时间: 2010-11-18    作者:尹家民    来源:国史网 2010-11-18
  字体:(     ) 关闭窗口

   得到炮轰金门消息 杜勒斯飞往台北见蒋介石

  9月3日解放军炮击金门时,杜勒斯正在马尼拉开会,讨论与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蒋介石当时听到这消息时,满以为这个以反共为目标的军事同盟,肯定会邀请他或他的代表参加。谁知会议开幕了,也没有人给他发邀请。后来才知美国权衡利弊,因为有英国参加,而英国已在1950年承认了大陆新中国,再让台湾出席显然不合时宜。蒋介石又憋了一肚子气。

  而杜勒斯得到解放军炮轰金门的消息也着实吃惊,立即让驻菲律宾使馆加强与白宫联系。华盛顿和台北方面都给他转来了金门炮战的情况报告。第七舰队也奉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图普上将的命令离开马尼拉湾进入待机位置。白宫还通知他,艾森豪威尔总统准备召开国家安全会议,讨论采取一个明确的决策,希望他赶回华盛顿参加。但杜勒斯觉得,回国之前只要时间允许,应该去趟台北,见一见蒋介石,也听听他的意见,让他吃颗定心丸。

  9月8日,《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刚刚签完字,他就急匆匆飞往台北。

  在台北士林官邸的蒋介石,对于杜勒斯的到来,心情也很复杂。他希望杜来,又对国民党的“外交部长”叶公超说:“杜勒斯在马尼拉没有什么了不起,连马尼拉市长都在说他是‘全亚洲国家都不能相信的人’。这句话不是共产党说的,我相信!我不知他怎样对待马祖、金门!”

  蒋介石的总统府,是日本人建筑的欧洲风格的大楼。那几根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高柱耸立在宽敞的厅堂里,衬着两旁数座巨型棕榈盆景和光可鉴人的花岗石地板,抬头可见到三、四楼线条流畅的弧形拱廊,不失为壮观、典雅。但蒋介石父子都不喜欢来这座豪华的总统府上班,他还是喜欢阳明山的士林官邸。

  他接待杜勒斯,也是在士林官邸。

  虽说蒋介石看不上杜勒斯,但第二天见面时,他还是满脸堆笑:“您今天能来台湾访问,实为值得欢迎的一件大事。”

  杜勒斯急于表功:“我在菲律宾时,许多人认为我的日程很紧,可以不必访问台湾。特别是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先生,在我动身前给我打电报说,我访问台湾没有必要。他建议我最好直飞伦敦参加解决欧洲问题的会议。不过我觉得,既已到了远东,不可再失去访问台湾的机会。”

  蒋介石也挑好听的说:“我认为自从您接任美国国务卿以来,美国政府在远东做了三件大事:朝鲜停战;未卷入印度支那的战争;缔结东南亚防御条约。关于前两项,有人对美国政府的立场感到不满,然而我个人认为,在这两方面的政策都是正确的。”

  受到鼓舞的杜勒斯舒了一口大气:“只要你认为正确,别人的批评或不满对我来说就无关紧要了。”

  蒋介石:“您今天来访,时间短促,有许多事我想和您讨论,不知从何说起。因此,请您随便提出您首先想提的问题,我可以毫无保留地回答您。”

   杜勒斯从马尼拉会议说起,一口气讲了许多,多是对美国立场的说明和解释:“美国目前的战略不是往世界各危险地区派遣部队和在那里驻军以制止敌人的侵略。因为共产党集团的优势是有丰富的人力、庞大的军队;美国的兵力有限,无法同时派兵防守。在共产党集团中,俄国军队属第一,中国共产党军队第二,北朝鲜和越南的军队第三。美国的宝贵人员若被共产党的任何第三流军队拖住,那可不上算。”这的确是美国政府的真实想法。

  “我的公开谈话往往被人误解,我听说我的谈话曾使阁下感到不安。”杜勒斯继续说,“事实上,只有阅读我讲话或声明的全文,才能明白我的真正意图。今天我愿向阁下保证:美国决无意抛弃您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您的政府向来极端忠实于两国的共同大业。”

  蒋介石也在表态:“我自己一向认为美国是我国唯一的忠诚朋友。自从15年前我们在汉口第一次见面以来,我的这一信念从未动摇。因为我们两国始终是奉行同一路线,不论是在物质利益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这是发自我内心的良知,绝不是外交辞令。因此,不论以后我说什么,总是不仅以中国的利益而且以美国的利益为依据。”

  蒋介石说到具体处:“换言之,如果美国继续认为台湾处于不安定状态,美国在外交上必将处处遇到困难,事事都处于被动地位,共产党会使美国无法对付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恫吓和挑衅。如美国对台湾采取一种果断政策,我断言,没有哪个非共产党国家会再主张接纳中国共产党加入联合国,或托管台湾。此外,台湾的局势也会进一步稳定起来。实际表现这种果断政策,就是签订拟议中的中美双边协定。”

  蒋介石开始一步步逼杜勒斯就范:“各界人士认为您此时访问台湾证明美国政府重视台湾。然而,如果离台时竟未签订东亚安危之所系的双边协定,如果在东南亚条约组织签字之后而对中美条约不做出决定,从有识之士看来,美国在远东的政策将遭受无可弥补的损失,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有效性也将是个疑问。9月3日,厦门的共产党以重炮轰击我金门驻军,发炮6000发。我国政府认为应立即予以还击。不过,美国军事顾问坚持要请示太平洋地区总司令,我们一直等到第三天太平洋地区总司令同意后才采取行动。这是我们坚守信约的例子。再说,我们不愿拖着美国直接参加我们反攻大陆的行动,其主要原因是,即使美国的海军、空军直接参战,对我们也不利;更不说让美国地面部队参战了。如有外力参加我们反攻自己的土地,这会给共产党提供宣传材料,指责美国对中国发动军事侵略,甚至引起大陆人民的反对。因此,我们非但无意把美国拖入战斗,我们也决不要求美国派兵参战。我热切希望在艾森豪威尔总统和阁下的国务卿任期内,美国可完成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即提供军火、经济和技术援助,支持我们反攻大陆,而不直接参战。”

  叶公超见蒋介石过多地说到反攻大陆,怕引起美国的担心,在蒋介石说话间隙,插言道:“双边条约和反攻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条约纯粹是政治性的,涉及不到反攻。”

  但蒋介石还是坚持:“没有美国的同意,我们不实行反攻。但是只要我们不反攻,亚洲的共产党问题就无法解决。关于双边条约的问题我就谈到这里,愿听听您的意见。”

  杜勒斯已经听得不耐烦了:“很遗憾,由于时间短促,我不能就此问题与阁下进行详细讨论。五分钟或十分钟后我就要离去。”

    1. 季春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国家治理的实施路径探析
    2. 毛泽东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开拓与奠基
    3. 批转地方经验: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制度创设的探索
    4. 毛泽东领导新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5.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工业化的探索及基本经验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以我为主”学习外国文化的战略思考
    7. 毛泽东政治协商的价值目标、基本职能与中国特色
    8. 毛泽东关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9. 毛泽东领导创建人民战争战略基地的历史考察
    10. 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基本原则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