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晚年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几经反复,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毛泽东思路的变化与他的三大心结有着密切关系。这三大心结是:国家安全心结、“赫鲁晓夫”心结、“独立王国”心结。
一、国家安全心结
毛泽东晚年,对国家的安全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国家安全心结对他在接班人问题方面的思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对国家安全的担忧促使毛泽东认识到必须及早培养接班人,并且要多设几道“防风林”
1956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中央准备设四位副主席,就是少奇同志,恩来同志,朱德同志,陈云同志。另外,还准备设一个书记处。书记处的名单还没有定,但总书记准备推举邓小平同志。”“党章上现在准备修改,叫做‘设副主席若干人'。首先倡议设四位副主席的是少奇同志。一个主席、一个副主席,少奇同志感到孤单,我也感到孤单。一个主席,又有四个副主席,还有一个总书记,我这个‘防风林'就有几道。”如果只是个别受损害,或者因病,或者因故,要提前见马克思,那么总还有人顶着,我们这个国家也不会受影响,不像苏联那样斯大林一死就不得下地了。我们就是要预备那一手。“请同志们酝酿酝酿,看这样是否妥当。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多几个人,大家都负一点责任。”
毛泽东在这里谈的人事安排已经涉及接班人问题,谁会是接班人选呢?后来毛泽东自己揭开了谜底。
1957年11月,八大召开后仅仅一年,毛泽东出访苏联。访苏期间,毛泽东与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进行过一次谈话,据当时担任翻译的李越然回忆:“赫鲁晓夫就问他:谁来接班呢?有这样的人吗?有!主席讲得很清楚,有!我们党内有好几位同志完全可以,都不比我差。接着就一个一个地点名,说第一个是刘少奇,第二是邓小平,谈到邓小平的时候,毛泽东讲,这个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我们党内难得的一个领导人才。”
到了1958年,“防风林”中又增加了一位新成员。在八届五中全会上,经毛泽东提名,林彪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在党的领导人中名列第六,排在了邓小平的前面。1959年庐山会议后,林彪又取代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长,主持军委工作。种种迹象表明,邓小平的第二接班人地位开始受到强有力的挑战。
1961年9月,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24日,在毛泽东与蒙哥马利的会谈中,蒙哥马利向毛泽东提出了“你的继承人是谁”的问题。毛泽东说:“很清楚,是刘少奇,他是我们党的第一副主席。我死后,就是他。”蒙哥马利继续问:“刘少奇之后是周恩来吗?”毛泽东回答:“刘少奇之后的事我不管……”
1962年七千人大会以后,毛泽东对刘少奇的不满日益加剧。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一书中,毛毛透露了一个重要的史实:“‘文革'初期,在毛泽东决定确立林彪为接班人的时候,他还没想彻底去掉邓小平,他曾希望继续用邓,并希望邓能配合他在人事上的新选择。为此,毛泽东曾找邓谈了一次话。父亲后来回忆:‘文革'开始的时候,主席找我谈话,要我跟林彪搞好关系,我答应了。但与林彪谈了一次就谈崩了。”
总之,为了国家安全,毛泽东很早就开始注意培养接班人;他对接班人选的圈定始终不限于一个人,显然也是出于多几道“防风林”国家才更安全的考虑。鉴于斯大林在接班人问题上的教训,毛泽东认为,及早培养接班人有利于避免国家出现政局动荡,是富有历史远见的表现。为了国家安全,毛泽东在接班人问题上殚精竭虑,花费了大量心血,这是不争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