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了尽快稳定政局和恢复经济,对原国民政府遗留的军政人员、社会失业人员、知识分子和大学毕业生等实施了包工作、包分配以及包吃住的“包下来”政策。该政策涉及范围较广,既涉及失业人员,也包括新增就业人员,到1953年,国家还对一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了安置。“包下来”政策以服务国家建设为出发点,将救济与技能培训、安置相结合,以解决人们必需的生活问题为基本标准。这一政策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历史遗留及当时的社会失业问题,同时有效缓解了国家建设亟须用人的压力,在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生政权和稳定秩序等方面效果显著,具有不可低估的政治意义。
应该看到,“包下来”政策虽然有利于调整新的阶级关系,在主观上也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但是当时的政策制定者、实施者都有意识地将社会问题(失业)的解决与否作为新旧社会对比的重要标志之一,且将时效性很强的具有过渡性的临时政策模式化,以至于进入计划经济时代仍采取“包下来”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包下来”政策的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削弱了企业在发展中的灵活性,造成机关和企业职工过剩、工作积极性下降、国家负担沉重等问题。
全文见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