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人生的终极价值追求,决定着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影响人的意识形态倾向、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信仰体系得以建立和维护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人的社会信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信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社会信仰建设的路径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型期中国社会信仰的现状
“信仰是指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着不渝的追求”(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人民出版社,1998:1)。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巨变而又多元的现代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使人们形成了基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代表了中国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但社会结构转型也使一些人的思想处于活跃而无序之中,多元共生的价值观念,使一些人缺少了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产生模糊认识,社会信仰出现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1.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引起社会主义信仰的弱化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经济利益逐渐成为了社会利益结构的主导。一些人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不重视承担社会责任,缺乏道德约束,生活追求和职业的选择也出现了功利化和现实化的趋势。一些人弱化了社会主义信仰,不能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甚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难以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逐不仅腐蚀了人们的超越精神,也使人们的精神生活趋向贫困。把信仰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础上就会出现信仰的低级化和庸俗化,也会减弱信仰对现实的引领和导向功能。
2.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信仰取向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各种信息全球传播,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各种新观念、新事物不断呈现,思想文化鱼龙混杂,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主导的社会信仰体系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信仰取向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各种信仰形式多元并存。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虽仍是很多人信仰的重要选择,但已不是唯一选择。信仰主体与客体的日益多元化必然会产生不同信仰体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终造成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削弱和价值权威的弱化,其社会整合与凝聚功能也会逐渐减弱。
3.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造成社会信仰体系的危机
信仰危机是指一种信仰由于信仰者对其认同的变化而即将失去原来的支配信仰者信仰观念的状态。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主导信仰受到其他信仰体系的严重威胁,有丧失其主导地位的危险。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市场经济引起的物质利益的变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西方国家对我国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如干部腐败问题、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就业矛盾问题、社会保障不足问题等,都是政府在极力解决但暂时又没能解决好的问题,致使一些民众在社会心态方面,产生了强烈的不平衡感,极易在突发事件刺激下产生集体失控行为。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国家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民生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导致人们经济上、心理上的失衡,降低公众对社会的信任度,导致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的缺失。从个人层面看,这种信仰危机表现为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丧失信仰,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乏信心,对多元的社会形势和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和鉴别,对社会的发展前途产生困惑。从社会层面看,我国现阶段社会信仰危机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信仰还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主导作用起着抵制和消解作用。
目前我国社会信仰弱化的现状,不仅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减弱了社会主导信仰对个人活动的指导作用,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生活信仰的变化,导致社会中各种宗教迷信盛行,造成社会风气败坏。因此,加强社会信仰建设已经成为党和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转型期社会信仰建设的路径
人的信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社会信仰体系也要随之进行变革和完善,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1.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理论自信上升到理论自觉
理论自信的树立,不仅取决于理论本身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同时还取决于信仰者对理论指导意义的认同,有了坚定的理论自信才能实现理论自觉。一些人缺乏理论自信,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长期放松和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由于理论教育的缺失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没有得到应有的抵制,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没有形成理论自信,更不会产生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增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多元化的价值冲突背景,把握方向、明辨是非,澄清人们对社会中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模糊认识,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正确性和强大生命力,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因此,在信仰建设中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用先进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头脑,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理论自觉水平,增强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历史、把握国情和观察世界的能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大多数人内心的价值取向,最终由理论自信上升到理论自觉。
2.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发挥共产党员的示范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共产党员就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忠实信仰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领导者和执行者,共产党员能否具有坚定的信仰,对全社会的信仰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社会信仰建设首先应当对共产党员进行信仰教育,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员的理论自觉水平和先进性程度是社会信仰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思想和行为的标杆。目前党在加强信仰建设方面也存在着权力私化和公共权威弱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冲击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体系。因此,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通过提升共产党员的形象树立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通过共产党员的示范作用坚定社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
3.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化解社会矛盾,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是社会大众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点。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结构已经由单一化向群体化和多元化转变,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相互交织、相互碰撞是新时期利益格局的基本特征,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出现了各种社会矛盾,不仅影响社会稳定,也弱化了人民群众的主流信仰。因此,加强社会信仰建设,必须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要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使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建立多样化的参与途径,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形成广泛的利益表达机制,使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诉求得到满足,从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将分散的多元利益集团整合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
(作者: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