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已经超越了原有的界域和命意,而呈现出“泛工业文学”的性质。
□准确把握和生动表现工业生活与工业时代,有障碍和难度,但又是可行复可能的。
□首先,作家要把“以人为本”当作文学表现工业时代的基本立场与核心价值。
□同时,作家要善于发现和敏于捕捉工业时代的诗性与美感。
翻检新中国文学史,不难发现:繁荣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提法,一向是联系着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话语。如果说这一话语在文学为政治服务的特定年代,曾带有明显的观念与方法的缺失,并因此而影响和限制了文学创作的实绩,那么时至今日,伴随着时代列车的轰鸣向前和文学语境的推陈出新,它的内涵与外延已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嬗变,并由此显示出全新的历史与审美意义——大致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一轮市场经济大潮兴起开始,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世界经济坐标中真正的工业时代,并凭借异常强大的内外合力,迅速具有了后工业时代的某些品质与特征。这时,传统的企业更新换代,新型的公司应运而生,广阔的农村启动了大踏步的城镇化进程,偌大的中国整体经历着接受现代工业文明淘洗的狂欢或阵痛,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以往远离城市的广大农民,都成了工业环境的在场者和个中人。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的工业题材,实际上已经大大超越了原有的界域和命意,而呈现出“泛工业文学”的性质。具体来说就是,作为一种反映生活的艺术镜像,它已由相对单一封闭的工厂车间生活,扩展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时代朝着工业乃至后工业时代急剧转型的大场景与全过程。
繁荣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然而,作家要想在这片有意义的生活土壤里捧出内容丰厚、表现精美的传世之作却殊非易事。从新中国以来的文学实践看,因表现工业题材和工人生活而产生广泛和深远影响的精品名著尚不多见,即使在今天,相对于文学发展的宏观态势,工业题材创作的薄弱与迟滞,仍然是不争的事实。一切何以如此?时下的评论家更多喜欢从社会环境和作家观念上找原因,如:现实生活中产业工人地位的弱化、作家对工业领域的热情不足等等。这些或许不无道理,但却无形中忽视了工业景观与传统的文学表达之间天然存在的一些隔膜和龃龉,事实上,后一方面的原因也许更接近问题的深层和本质。譬如,人是大自然之子,作为“人学”的文学与大自然素有不解之缘,文学的诗性和浪漫常常需要大自然的烘托与引发,而大多数的工业社区却是与大自然隔绝的,依附于都市的厂房林和流水线,不仅放逐了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而且也疏离了作家、诗人与大自然的联系,以致抑制了他们的灵感与才情。再如,一般来说,文学亲近鲜活的感性和柔润的人性,只是这感性和人性一旦进入强悍的工业环境,就别无选择地披蒙上了浓重的科技理性,以及由此幻化出的五花八门的物质外壳或专业屏障,这自然会形成不小的阻力,让不熟悉现代工业的作家和诗人望而却步。还有,文学是用形象反映和表现生活的,为此,它需要作为对象的生活首先提供新颖而繁纷的形象资源,可是现代大工业所崇尚和所追求的,却偏偏是整体的简单与抽象。时至今日,几乎无所不能的科学技术,正在把许许多多的工业现场变成一台台电脑、一个个按钮,一条条曲线,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但同时却不经意地弱化甚至消解了其原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直观性,于是,今天的工业场景就像人们曾经议论的现代化战争一样,因科技之神的发力而越来越远离了文学表现所需要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以致使与之面对的作家和诗人,时常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记得不久前在一次讨论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会议上,擅写煤矿生活的作家刘庆邦曾谈到自己独特的体验:越是到现代化程度高的大煤矿,我越是找不到文学的感觉。此中的玄机是否能从以上的分析中得到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