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群众文化建设史
节日:共享的历史背景与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10-02-10    作者:马成龙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2-10
  字体:(     ) 关闭窗口
   节日对文化认同起着重要作用。它就像一种仪式,是到了固定的时间就会被重复的行为模式。共同经历这种仪式的人们,一定有一个共享的历史背景、共享的文化遗产。所以当他们在一起吃同样的东西,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认同感,认为属于同一群人。
  节日对文化认同是一种维系的作用。当然,有时候这种文化、这种仪式会慢慢淡化。当它淡化的时候,就很难用人为的方式来再创造。如果它一直存在,就是一种维系。
  有些文化行为可以恢复、可以推行,但跟原来的性质不再一样。听一些中国大陆的朋友谈“孔孟”,就跟在台湾地区谈“孔孟”不一样。我听有些中国大陆朋友说,现在他们虽然讲“孔孟”,但心里并没有这个根基。类似事例很多。有些东西消失了,再把它拿回来,就不太一样了。因为传统是要经过岁月慢慢沉积的,真正的传统应该融入一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
  华节、洋节背后是不同的文化观念
  节日不但是一种仪式,很大程度上象征着一种文化观念。比如,中国人的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其实都与儒家的“慎终追远”思想密切相关。西方就没有类似的节日。西方节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比如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它有自己的历史渊源。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的历史背景不一样。但大家庆祝节日的方式,无外乎一群有共同历史背景的人在一起做同样的事,吃同样的东西或者穿戴同样的服饰。比如,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这是爱尔兰的节日。到了这一天,大家就会全身穿戴绿色的东西。在美国一到圣帕特里克节,我的爱尔兰裔学生的鞋子、帽子全都是绿色。他们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这个节日是属于他们的。
  “洋节热”谈不上文化认同
  我认为中国人心中的洋节和中秋、端午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过洋节,未必是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比如,圣诞节对于美国人来说就像是中国人的春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应该很安静地度过。和家人在一起过平安夜,或去教堂,一切都是很安静的。圣诞节对中国人来说则是热闹的节日——大吃大喝、狂欢……性质已经变了,它已变成年轻人的一种“流行文化”。情人节也是如此。在西方,圣瓦伦登节(St. Valentine’s Day)是象征爱的节日。这天可以寄卡片给祖母、给妈妈,只要是爱的人都可以为寄送的对象。但这一节日到了亚洲就完全变了。
  产生“洋节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业炒作。今天是圣瓦伦登节,明天是七夕……商业利益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些人为创造出来的东西根本不能称为“传统”,更谈不上文化认同。
  全球化与传统节日兴衰无必然关系
  社会变迁影响到传统节日的变化。小时候我在台湾地区,一到大年夜的12点钟鞭炮声就不绝于耳,一直响到天亮,那种气氛现在已很难找到。以前过年,在外工作的人要走很漫长的返乡路才能与家人团聚。某种意义上,过年可能是一年中能够与家人团聚的唯一时节。可是现在,在西方社会或者中国大城市,交通便利,人们回家不回家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过年最多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顿饭,和以前过年的感觉是有差别的。因此,同样的节日,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内涵。
  内涵变了,节日的形态也会变。比如春节,在农业社会,冬天有了收成,基本就没什么事了,大家就可以坐在一起吃。现在社会形态不一样了,在节日的表现上也会有很大不同。
  全球化与传统节日的兴衰没有必然关系。全球化主要的特点是资讯透明,全球共享,可以快速传送不同的信息。它也许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对传统节日不见得有必然的直接影响。就像中国人的过年,让它一下子消失是不太容易的,也不存在“强势文化侵蚀弱势文化”,例如在美国,中国新年越来越热闹。民俗是一个民族自己的东西,不见得和经济是否发达有关。只是社会形态变了,聚散变得容易,人们对“年”的概念自然也就产生了变化。
    1. 提升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
    2. 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根
    3. 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面对的新情势
    4. 马克思主义应该成为文化创新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