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俄中关系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国家关系”
发布时间: 2010-11-10    作者:杨政    来源:光明日报 2010-11-10
  字体:(     ) 关闭窗口

  记者:您如何评价俄中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米:我认为,俄中两国良好关系的保障是基于我们对历史的一致认同。2010年,俄中两国共同庆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战对于我们两国人民和全人类来说是巨大的悲剧。俄中两国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不允许对战争事实进行篡改和歪曲。

  战争期间,俄中两国在军事上的相互支援,成为了连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据文件记载,从1937年至1941年抗日战争期间,共有3665名苏联志愿军人参战,其中211人壮烈牺牲。在重庆,我拜谒了为中国人民的自由和独立而献出生命的苏军烈士墓,并敬献了花圈。我还向重庆市领导对纪念碑保存完好表示了感谢。

  俄中两国在关键的国际问题上不存在分歧,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方面的合作上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在国际舞台上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并共同提出一些倡议。

  俄中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顺利发展已经14年了,我完全同意我的中国同行和朋友——吴邦国委员长的看法,即“俄中关系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国家关系”。俄中两国积极开展经济合作,从2001年起,双边贸易额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虽然金融危机造成了一些下降,但这一消极趋势已得到了抑制,今年前6个月的双边贸易额就达到了255亿美元。

  我们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今天,俄罗斯已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俄的现代化建设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建立能源高效经济、信息和通讯工艺、核技术、航天和医疗设备与诊断。我认为,以上这些领域,包括生物技术对于中国来说也具有优先发展的意义。我们两国合作的潜力巨大,在高科技领域需要从相互交流经验向联合研制过渡,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俄中两国领导人已经批准了《合作规划纲要》,指出了合作的方向,现在需要两国的科技界和商界人士把《合作规划纲要》具体化。

  我们两国应该相互学习,但不是盲目地照搬对方的发展模式,比如,俄罗斯应该研究中国的经验,搞清楚促进中国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在我看来,俄罗斯应吸取的一个主要的教训是,国家不应该远离经济,特别是在社会保障领域。

  俄中在人文领域的合作也十分重要,其中包括互换留学生。随着我们两国全面合作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俄语和汉语人才。现在,有1.8万中国留学生在俄高校学习,在中国学习的俄罗斯留学生只有9000人,这远远不够。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我与学俄语的大学生进行了交流。其中一个想到俄罗斯留学的男生问我的意见。我对他说,不要胆怯,要勇敢地融入到俄罗斯的现实生活中去,积极地学习俄语。因为语言不仅可以帮助你获得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为你打开俄文化、文学和艺术世界的大门,通过对文化的了解才能理解和信任这个国家和人民。

  2010年,俄罗斯正举办汉语年活动,俄罗斯人民带着极大的兴趣参加了许多活动。其中“你好!中国!”活动很受俄罗斯人民的欢迎,该活动为那些不懂中文的人开设了汉语课。

  通过与宝贵的中国文化和传统的接触,俄罗斯人民走进了中国人民的心灵。文化和艺术帮助我们克服了距离、疆界和差别,甚至超越了时空。

  记者:请您谈谈对重庆的印象。

  米:在准备出访时,我们请中方除了北京之外安排访问一个外省市。我感谢中国同志让我们访问了重庆市。在俄罗斯,人们对重庆了解不多。其实,几年前,重庆就已经成为具有3200万人口、8.2万平方公里的世界级大都市了。我们对中国的这一工业中心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非常感兴趣。

  重庆的城市建设规模宏大,到处都是现代化的设施,我们看到了数百座正在建设中的摩天大厦、快速路的高架桥和高架单轨铁路。我们还着重了解了城市如何解决居民住房问题。重庆市领导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城市发展规划。中国在住房建设、交通、利用河流有效解决交通运输等方面的经验对今天的俄罗斯是十分现实的。我们向重庆市领导和市民对苏军烈士陵园的保护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与外国语大学师生的友好会见使我高兴不已,大学生们俄语讲得非常棒,对俄罗斯也非常感兴趣。这就是我们两国关系美好前景的最好保障。

  记者:最后,请您对《光明日报》的广大读者说几句话。

  米:亲爱的《光明日报》读者,为在经济、科学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领域取得惊人成就的祖国骄傲吧!不要忘记:俄罗斯是你们伟大国家的友善邻邦和忠实的朋友!

  

  

    1. 周红:2018年以来国内学界关于中俄关系研究述评
    2. 中俄军事关系七十年:回顾与思考
    3. 中俄海军七十年合作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4. 石善涛:中共十八大以来中俄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5. 论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的三次定位及其形成原因
    6. 中俄关系中的成就、制约因素与发展前景
    7. 探析中俄地区安全务实合作
    8. 论中俄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9. 中俄关系中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纪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
    10. 中俄举行第五轮战略安全磋商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