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冷战后国际格局新探
发布时间: 2010-10-09    作者:陈玉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9-09
  字体:(     ) 关闭窗口

  国际格局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表示国际力量的主要分布状态以及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化组合态势和互动规律。对一个国家而言,如何科学研判国际格局是关系国家发展前途的重大课题。

  冷战象限结构瓦解

  冷战时期,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当时的国际格局可以说泾渭分明。邓小平同志对此有过完整论述,他把世界的主题归结为两个,即和平与发展。和平问题在宏观上表现为东西问题,在国际力量上表现为苏联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及其分别领导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制度上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发展问题则突出表现为南北问题,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东、西、南、北组成了四个坐标象限,每个国家都可以在这四个象限中找到各自的位置,这种象限结构的国际格局令人一目了然。

  1989年到1991年,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这一系列事件促成了冷战的结束。冷战后,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并没有因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而全部消失,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慢慢退出了主要国际矛盾的范畴,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也不再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要竞争对手和安全威胁来源。这期间,南北关系虽然依然存在,但失去了东西关系的坐标,南北关系作为另一个坐标的意义也就悄然消失了。因此,冷战结束带给国际格局最大的变化就是之前清晰的象限结构被打破了,而冷战结束后最初十年里发展中国家从未有过的失落感也恰好印证了这种国际格局崩塌所产生的副效应:那些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被逐渐边缘化,不再是国际力量对比中独立且重要的一支。

  冷战后国际格局争论多

  随着冷战时期象限结构国际格局的瓦解,许多国际关系学者开始试图对新的国际力量分布状态进行研判。一时间,文明冲突论、单极体系论、新帝国论、一超多强论、新中世纪论等理论相继出笼。但事实上,这些理论对冷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状况几乎都没有作出精准的判断,充其量也不过抓住了其中的一二要素。

  文明冲突论业已遭到诸多批判,美国发动反恐战争的最大失误就是把反恐与文明对立起来。文明冲突论要回头从历史上找依据,缺乏向前看的战略眼光。单极体系论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时至今日,虽然我们还无法肯定地说美国已然衰落,但至少可以说今天的美国已丧失了掌控全局的能力,而缺乏其传统盟友在很多重大问题上的支持,美国的单极力量有时就显得单薄,比如美国最近终于感觉独木难支,开始从伊拉克撤兵,试图彻底摆脱这场打不赢的战争泥淖。因此,单极体系论不符合美国的现实处境。新帝国论杂糅了单极体系论和全球治理的内容,但缺乏对国际力量分布的清晰判断。一超多强论比较接近主要国际力量对比的态势,但对相互关系的判断不足,而且没能将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中。新中世纪论突出了国际行为体多元化和国际关系无序性等体系属性,但缺少对国际秩序的正面判断。

    1. 国际格局演变中的当代中国周边外交环境
    2. 国际格局演变中的中俄关系
    3. 中国与大国关系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对1960-2009年数据的统计分析
    4. 中等强国崛起及其对中国外交布局的影响
    5. 西方世界和非西方世界渐趋均衡的国际格局正在形成
    6. 国际格局变化与中国外交战略
    7. 在历史转变中把握战略机遇
    8. 历史的惯性与中国的崛起
    9. 试析“9·11”十年国际政治新变化
    10. 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中评价一国的政治制度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