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从四个方面规定其基本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在经过了初步发展的阶段以后,面临着理论深化和如何走向大众的问题。为此,记者邀请韩震教授就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中国的和平发展、软实力的增强,需要凝练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理想目标与信仰追求,充分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您和您的团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卓有研究,请谈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韩震:要建立真正稳定、和谐富强的大国,中国必须有自己稳定而又具持续性的核心价值体系,创造出符合历史发展方向从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没有这样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我们既不能构筑永续有效而又具深度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从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无法形成持续而又具强大感召力的文化软实力,从而赢得世界广泛的理解和尊重。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看,价值观的竞争,不只是思想概念之争,而且是谁引领历史发展趋势,谁掌握文化前进方向的话语权,谁占领文化软实力和道德制高点的争夺。因此,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强化民族认同的精神文化支柱,弘扬基本的道德规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处在社会转型和急剧发展时期,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可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就在于观念的更新、充实和创造。
“民主、公正、和谐、进取”,可凝练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请您谈谈这几方面内容的关系。
韩震:我认为,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追求的研究,通过对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考察,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和追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想是什么,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什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价值规范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都是某些核心价值观或基本价值观念的不同功能体现而已。
记者: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什么?您认为这种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韩震:我理解,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框架与实质、结构与要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性质和民族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当然,以上所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框架体系,我个人认为,这个框架还不是核心价值观本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既然四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那么,显然就应该存在把四个方面的内容都可以联系、贯通起来的核心价值观,即作为现代中国的价值追求和战略目标以及中国人民社会行为取向和范式的价值观念。
我个人认为,为了宣传群众,动员人民,有必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含的最基本、最本质的价值取向,凝练成为“民主、公平、和谐、进取”这几个核心的价值观。这样,可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统一性,展现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目标的话语简洁性,从而有利于感染群众、凝聚人心、形成共识、强化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促进公平正义之和谐社会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