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旨在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基础文本。为了编辑这部文集,经中共中央批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译文审核和修订课题组,由中央编译局组织实施。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编为十卷,精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各个时期写的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文集的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法学、史学、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所收的著作按编年和重要专著单独设卷相结合的方式编排:第一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3年至1848年期间的著作;第二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至1859年期间的著作;第三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64年至1883年期间的著作;第四卷收入恩格斯在1884年至1895年期间的著作;第五、六、七卷为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二、三卷;第八卷为《资本论》手稿选编;第九卷收入恩格斯的两部专著《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第十卷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选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所收著作的译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和第二版以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为了保证译文的准确性,课题组根据最权威、最可靠的外文版本对全部译文重新作了审核和修订。校订所依据的外文版本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柏林)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英文版(莫斯科、伦敦、纽约)。部分文献还参照了国外有关机构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手稿编辑出版的专题文集和单行本。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各卷均附有注释、人名索引、文献索引和名目索引,第十卷还附有《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大事年表》。课题组对原有的各类资料作了审核和修订,力求资料更翔实、考证更严谨。在注释部分,重新编写了全部著作的题注,增加了对各篇著作主要理论观点的介绍,以便读者把握这些著作的要义。在对各篇著作的写作和出版流传情况的介绍中,增加了对重要著作中译本出版情况的介绍,以便读者了解和研究这些著作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第一卷说明
第一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43-1848年的著作,系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
本卷开篇部分选收的三篇文章,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论述了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同时首次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局限性和虚伪性,强调消灭私有制并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是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评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和影响,分析和批判了它的主要范畴,强调只有消灭私有制、全面变革现存的社会关系,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端。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批判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观点。他用异化劳动的理论批判资本主义,指出工人阶级必须采取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打碎私有制的桎梏,使本阶级和整个社会获得解放。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指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的物质生产而不是自我意识,论证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阐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瓦解的历史趋势,强调无产阶级必须而且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惨遭剥削和压迫的情景及其社会根源,指出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必然会促使他们奋起抗争,推翻资本主义统治。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而且同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他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论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强调哲学家们过去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阐明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建设新社会的任务。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对抗性必然导致阶级斗争尖锐化,资本主义终将为一个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新社会所代替,而工人阶级就是实现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伟大革命阶级。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历史的发展决定了无产阶级必将完成埋葬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使命。
本卷还选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时期发表的其他一些重要论著和演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