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是高频率使用的政治概念、理论术语。作为政治概念的“两手抓”,其“版权”当属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通俗而形象、简洁而明确,是邓小平的语言风格。如果我们把视野稍微放宽一些,会发现早在“文革”后期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工作期间,便已经有了这种表达的最初体现。1975年3月5日,邓小平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主管工业的书记会议上所做的报告曾谈到:“毛主席讲,要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听说现在有的同志只敢抓革命,不敢抓生产,说什么‘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这是大错特错的。”那么,正确的态度是什么?显然是“革命”与“生产”两不误、两手抓。只不过,邓小平当时没有这么说。
“文革”结束后,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邓小平多次用“两手抓”来表达做领导工作要全面、协调的思想。综合起来看,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问题,他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手抓民主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1979年6月,在会见日本客人的时候,邓小平针对中国法制极不健全和社会上出现的群体事件谈到: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这个谈话的部分内容在收入《邓小平文选》第2卷时加了《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的标题。
(2)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尤其是经济犯罪。1982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讨论“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的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没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不但对外开放政策肯定要失败,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也肯定要失败。”根据这一精神,中共十二大郑重提出: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从思想上到行动上一定要坚持两手:一手是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另一手是坚决打击经济领域和政治文化领域中危害社会主义的严重犯罪活动。十年之后,即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一次重申: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
(3)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成绩显著。但在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脑体倒挂”等问题,如民谚所谓“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在此背景下,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现的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本来就应包括教育在内。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失落、道德失范以及怀疑以致否定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西化”或“自由化”思潮日趋严重。综合上述复杂情况,邓小平在1989年3月4日同中央负责人的谈话中明确提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知识分子的待遇太低,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要解决。3月23日在会见外宾的谈话中,他再次表达了这一看法。八九风波后,邓小平的讲法有了进一步调整,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的讲话中,在谈到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时,他特别申明:我对外国人讲,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邓小平这样讲显然是和反思八九风波联系在一起的,目的是吸取教训,避免歧义和争论,集中精力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当务之急,同时也具有战略上的长远意义。
(4)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1987年1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在讲话中,他用了相当的篇幅谈抓精神文明建设、抓社会风气好转。实际上,他在这里讲的“两手抓”完全可以用“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来概括。因为1986年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就专门通过了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其中阐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且将民主与法制建设均归入精神文明建设之中。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更明确地提出:坚持两手抓,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纵览邓小平关于“两手抓”的各种具体表述,其主导思想是明确的:那就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并且邓小平在讲“两手抓”问题时,几乎每次都指出,当时存在“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现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正是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四大以后,在中央领导人讲话和中央文件中,“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得到强调,出现的频率很高。
1997年中共十五大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理论。此后,作为表达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全面协调发展的“两手抓”概念使用频率逐渐下降。有意思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两手抓”又被逐渐赋予新的内容。随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的推进,文化市场的发展及其问题日益受到中央的关注。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在继续重申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又专门阐述了“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方针(实际上,在同年1月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已经明确提出了这一新的“两手抓”方针)。中共十五大和十六大均重申了这一方针。进入新世纪后,“两手抓”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2003年6月,李长春在《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是当今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这样,“两手抓”又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战略思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