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倩)11月14日,《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北大中国文化研究》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丰子义指出,这两本新书体现了北京大学自“五四”以来的两大传统,即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表示,两本书的出版就是要为促进上述两方面的研究与结合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他指出,21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应该是吸收了中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的结合。
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认为,在当前意识形态之间呈现出的交流、交锋与交融并存的情况下,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还负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我们既要重视、发展意识形态之间的交融,又不能因此忽视意识形态之间的交锋。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也指出,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信仰教育之间的关系。
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结合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与会者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认为,当前学界的讨论多将文化建设的重心落在道德建设上。但从目前的一些争论看,对道德重建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西学与儒学之间,马克思主义往往被视为“革命”观点而处于缺位的状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也对此表示了忧虑。他指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不少人将西方的、传统的视为文化,而将马克思主义归为意识形态,这极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为理论工作者,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念的阐发。
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