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大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 2010-08-21    作者:王 晨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8-21
  字体:(     ) 关闭窗口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导,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建设网络文明、共建网络和谐,大力推动我国网络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为了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近日,中央外宣办联合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工信部、教育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等10部门,组织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内195家主要网站共同启动了“文明上网 共建和谐”网上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希望以此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工作,营造健康有序、文明和谐网络环境,形成文明上网的浓厚氛围。

  当前,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刻,对人们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文明建设问题也日益迫切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一方面,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在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汇集社情民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越大,全社会对网络文明的期望值就越高,对网站文明办网的要求就越高;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博客、社交网站等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蓬勃兴起,使网上信息发布和获取更加便捷,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网上内容创造,这大大丰富了网上信息的内容,同时也对网民诚信守法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互联网上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如,发布虚假信息、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散布垃圾邮件、传播不良视频等,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网络环境和谐。近年来,根据中央要求,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大兴网络文明之风”、“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等活动,持续开展打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环境明显净化,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已成为各级政府、互联网业界和广大网民的共识。网络文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办文明网站;提倡文明上网,做文明网民;倡导理性自律,倡文明表达;调动各方力量,创文明环境。办文明网站,做文明网民,倡文明表达,创文明环境,有利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着力凝聚网络文明共识,培育网络文明新风,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维护网络文明的思想共识和舆论氛围,大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1. 理直气壮推进网络文明——传递正能量 共建清朗网络系列谈之一
    2. 守候网络空间的每一寸阳光
    3. 苏北:以网络文明呵护公民成长
    4. 依法建设网络文明
    5. 推进网络伦理建设
    6. 坚守“七条底线”根基 营造网络道德文明
    7. “四位一体”:网络谣言社会治理路径
    8. 发展健康网络文化 推动微博客服务社会
    9. 增设互联网法院切中时代新需求
    10. 长期执政如何过好互联网这一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