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武寅:从世界历史的视角看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布时间: 2011-11-24    作者:    来源:人民网 2011-06-16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不需要也不可能盲目照搬西方民主

  记 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有什么区别?

  武 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特色”,最集中、最尖锐、最深层、最根本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这个领域。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在两个层次上不同:一是国体层面,二是政体层面。在国体层面,中国的民主是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的民主,而西方民主则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在民主问题上,有两种糊涂认识,一种是认为在国体、政体上都要向西方学习,这显然是错误的;一种是认为国体不能向西方学习,但是在政体上,在政权的组织形式上可以向西方学习,比如实行议会制、三权分立、多党制等等。

  然而事实证明,在政体层面上我们也不能够照搬西方民主,因为西方国家本身就有千差万别的各种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美国是总统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日本是天皇制。事实上,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进行政权建设时,也曾经碰到同样的问题,向哪国学习好呢?学英国民主不行照搬德国民主也不行,最后还是以德国为样板,结合本国实际加以改造,建立起日本式的近代天皇制民主。既然同一国体的各国之间都不可能照搬照抄,那么中国又怎么可能照搬西方某个国家的民主呢?

  世界上不存在抽象的民主,民主从来都是具体的,正像不存在“水果”一样,离开具体的苹果、梨子等,不存在抽象的“水果”。中国只能走符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之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重要形式。总之,中国的民主就是让广大人民真正能够实现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不是为了民主而民主,民主归根结底还是手段。中国的民主,不需要也不可能从国体、政体上盲目学习西方。中国的民主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经济土壤之中,她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走自己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绝不动摇 绝不盲目乐观

  记 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个过程,如何在党的领导下继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武 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历史进程中永不停止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要继续探索完善,就要牢记“两个绝不”。第一是绝不动摇,第二是绝不盲目乐观。绝不动摇就是我们要坚定信心。回顾走过的道路,我们发现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历史证明最后都是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而告终,原因就是党能够及时找出挫折和错误的原因,及时调整航线,以此为新的起点,走向新的胜利,上一个新的台阶。就这样,我们一步一个台阶,一直走到了今天。所以,我们首先要坚定信心,相信我们走的这条路是正确的、充满希望的路,接近目标的路,符合实际的路,是历史选择的路,人民选择的路,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路。尽管是千难万险,千回百转,但我们还是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我们永远要记住,坚定信念,即使遇到再多的曲折,也绝不动摇,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二是绝不盲目乐观。中国古话讲“树大招风”,当你弱的时候,要谋发展,万众一心,别无选择,但是当你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由弱到强、由小到大,各种挑战也就随之而来了。国际上的战略包围、西化分化捧杀棒杀等各种各样的挑战,越来越突出。国内也是如此,各种社会问题陆续出现。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各种各样的利益群体,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开始凸显出来,有的是可以避免的,有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时必然发生的。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所走的道路都是严峻的挑战,正是这些挑战的存在,让一些人开始怀疑这条道路是不是走错了?能不能走到底?

  所以,我们绝不能因为取得了巨大成就而盲目乐观,一边要怀着必胜的信心,一边还要有危机感,我们既要坚定地走路,又要冷静地思考。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能力。当初从星星之火到取得全国胜利,并经历那么多曲折艰难都最终顺利走了过来,我们现在之所以碰到各种问题,就是因为我们走的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全新的道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我们不可能准确预测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一定会出现的全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面要不断自我完善,一面还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解决新的问题、新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探索。

    1. 武寅:中国道路在探索中形成
    2. 这样的实践世界历史上罕见
    3. 走向世界历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道路的必然抉择
    5. 植根于历史与现实的道路自信
    6. 倪娜:“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民族文化自觉
    7. “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民族文化自觉
    8. 看中国如何左右“世界历史”
    9. 卫建林:对世界历史基本走向的十个判断
    10.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新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