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史志比较与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科学化
发布时间: 2011-10-20    作者:董志铭 赵世敏    来源: 2011-10-20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中国当代史学史领域,有一个对方志学如何认知的问题。尽管学术界对方志发源尚存不同看法,但关于其与史的关系密切已成共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的治史传统和经验,包括对史与志的关系进一步梳理和挖掘,借鉴方志学编撰的某些方法。

  一、同源异体,史志相通——秉持中国当代史的历史学科性质

  修史修志都是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国有史,方有志”,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出“志属信史”,称地方志为“一方之全史”、“方志称为古史之迹”。梁启超也曾谈到:“最古之史,实为方志”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62页。、“地方的专史就是方志的变相”。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页。前人之述告诉我们,自古史志同源、史志相通。再看现代方志研究的定义:方志是一种记载某一地区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著作,它是属于广义的历史范畴。仓修良:《方志学通论》,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75页。由此可见,中国当代史作为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要在学科建设上吸取方志编撰的长处,首要的一点是应当秉持中国当代史的历史学科性质。

  中国当代史研究应该叙述完整全貌的历史过程。叙述完整的历史过程,提供可靠的知识,这是历史学的基本要求。列宁指出:“……唯物主义者的任务是正确地和准确地描绘现实的历史过程”。《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中国当代史研究,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弄清史实,要正确地和准确地描绘真实的历史过程,说明历史的发展,不要把历史当做范畴的排列顺序和僵死事实的搜集。列宁多次批评引用个别事实来论证社会问题的方法:“社会生活现象极其复杂,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8页。考虑到有关历史事件的资料,常常是经过前人加工的,因此对于历史资料必须经过批判地审查,放在全部历史的客观联系中加以分析。“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79页。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在学术研究中基本遵循的。

  中国当代史研究成果应该体现历史学科的功能作用。唐朝皇帝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修史对于了解制度的变化、传承文明、资政育人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别的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为了理解现实,必须懂得历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而中国当代史,对于我们今天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其借鉴作用更为直接。因为今天的一切正是此前几十年历史的继续和发展,彼此之间有着可以感觉到的割不断的联系。因而从这段历史中总结出的规律、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如何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重要的现实的启迪。因此,中国当代史研究,要正确总结其中正反两面的经验,使其研究结果能充分显现历史学科的强大功能,使之成为今天的宝贵财富。

    1. 曹守亮:论当代人写当代史
    2. 当代人写好当代史是历史责任
    3. 金冲及:当代人写好当代史是无可推托的
    4. 当代史与地方志工作科学结合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探究
    5. 中国当代信访史基本问题探讨
    6. 吴超:中国当代信访史基本问题探讨
    7. 当代人应治当代史——从胡乔木谈张荫麟的当代史情结想到的
    8. 当代史研究中的图像研究方法及其史学意义
    9. 当代人写当代史
    10. 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