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1949~1978年影响中国技术引进成效的历史分析
发布时间: 2011-10-20    作者:林柏    来源: 2011-10-20
  字体:(     ) 关闭窗口

  1949~1978年,中国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革新明显缩小了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差距,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技术体系。但如果从引进技术是否被消化、吸收和再次创新这个角度看,这30年的技术引进成效并不如意。因为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企业的技术装备大部分还是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张泽厚:《我国企业的技术设备现状和技术改造问题》,高尚全:《关于设备更新的几个问题》,李伯溪等:《中国技术改造问题研究》(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7、173页。国内需要的复杂设备仍然大多依靠进口,《经济问题研究资料(197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第40页。中国试图利用引进技术实现进口替代的许多工业品,其进口替代的任务远未完成,中国并没有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实现再次创新和高水平的技术扩散。对此,已有文献[主要包括对当时技术引进实况的描述(陈慧琴,1997年)、宏微观经济成效分析(陈慧琴,1981年)、引进项目的投资建设(董志凯、吴江,2003年)、技术引进和工业化的关系的研究(丸山申郎,1992年)等]透露出一些隐约、间接的解释,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深化,给出一个完整、专门、清晰的历史分析。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多重影响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直接影响着技术引进的目的、方式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动力,导致技术引进成效不足

  首先,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前30年中国历次引进技术的主要目的,这些目的归结起来有三条:一是填补行业和技术空白,加强薄弱环节,帮助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如50年代的引进);二是解决经济波动中出现的严重短缺问题(如70年代前半期的引进);三是一举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工业增长水平(如70年代后半期的引进)。无论从哪一目的出发,由此展开的引进首先指向的都是增加生产能力,而对于经济技术基础薄弱的新中国来说,成套设备的引进是在短期内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便捷的方式。但这种引进方式不利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提高,许多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技术后发优势的国家都尽可能减少这种引进方式,更多地采取购买软件技术等有利于提高自生技术能力的引进方式。如日本1950~1981年全国各行业共引进技术38万项,其中以购买专利、技术秘密和设备制造图纸的方式占85%。记者访原冶金部部长周传典:《技术引进: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中国软科学》1994年第9期。这与同期中国引进成套设备居高不下形成鲜明对比。

  由于以成套设备为主的技术引进方式往往是引进一个工厂甚至一个产业,引进依托于外延性扩大再生产,加之引进的项目大多为资金、技术密集型,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的重、化工业,这与中国薄弱的工业技术基础和资金短缺的资源特点严重冲突。从历次引进项目建设情况来看,国家仅建设这些引进项目就力不从心,引进项目一旦建成后,国家的注意力便主要集中于让这些“骨干企业”尽可能多生产产品,并把投资重点转向其他企业或部门的引进和建设中。至于引进基础上的技术创新问题,尽管中央领导人也有所认识,如毛泽东就说:“学习外国的东西,是为了研究和发展中国的东西。一切外国的好东西,我们都要学好,学好了要在运用中加以消化发展,做出独创性的努力。”赵德馨:《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9页。但在实际工作中,除少数重大技术外,国家无力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大量的投入,也无心进行专门的规划和部署。这种优先发展本国比较劣势产品的战略使中国只能以先“有”再“好”为原则来对待技术进步问题,特别是在对外经济较为封闭的条件下,重工业高度产业关联性的特征内在地要求其中各个部门必须有个大致平衡的发展,更强化了这一原则,因此,在技术创新的投入和能力的培养上难免不足。如中国前30年的科学研究支出总额年平均只有人民币约22亿元,占国民收入比重年平均约13%,科研支出总额年平均每年递增只有3%,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1)》(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以及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第204页的有关数据计算所得。远远低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科技开发费用已占国民收入的2%左右,《国家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1950—198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第453页。其增长速度都快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特别是日本,在1965年至1980年间平均每年递增161%。辽宁省世界经济学会编著:《不同类型国家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前30年,中国将不多的科研经费中的相当部分用于与国防有关的高、精、尖技术上,在一般工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上投入很少,就是到了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也如此,如当冶金部计划吸收宝钢技术向国家申请资金时,只有国家科委支持了49万元。本刊记者访原冶金部部长周传典:《技术引进: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中国软科学》1994年第9期。这与战后的日本将国内近一半的科研经费都用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和改进形成了鲜明对比。马洪,孙尚清:《中国经济结构问题》(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19~620页。在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的培养和积累方面也如此。由于财政的大部分用于重工业为主的基本建设,用于包括教育在内的非生产性建设的投资十分有限,从1950年到1975年,中国的财政支出平均年增长率为1396%,其中用于文教的支出平均年增长率只有05%。财政部综合计划司编:《中国财政统计(1950—1988)》,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6页。

    1. 孙翠萍:试析1949~1978年新中国对港澳问题政策的制定及意义
    2. 略论新中国工业化起步时期的技术引进
    3. 调整引资战略 服务自主创新
    4. “文革”时期工业建设中引进技术基础上的创新
    5. 新中国工业的三大里程碑:苏联援建、三线建设及大规模技术引进
    6. 走出“技术发展陷阱”
    7. “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历史演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