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已经完成;二轮修志正在全国各地展开。这正是全面总结首轮修志经验教训的最好时机。作为首轮修志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料工作,总的来看,成绩是巨大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对此进行科学总结,既有利于正确评价首轮修志和首轮志书,也有利于二轮修志吸取经验教训,将修志工作做得更好。
首轮修志资料工作的成绩主要有:对资料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组织了空前规模的资料工作队伍;对资料进行空前规模的大调查、大搜索、大清理、大收集,并经科学整理,获得上至天文下及地理囊括社会各行各业各个方面从古至今极为丰富的资料,并形成一大批成果;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批旧志书;方志资料数字化,传输网络化;开发利用方志资料为现实服务。
方志是资料性著述,以保存丰富资料见长。资料是编修志书的基础,没有丰富翔实的资料不可能编修出高质量的志书。从修志工作一开始,修志领导者和参与者就非常重视资料工作,大多把整个修志过程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资料的收集、鉴别和整理。许多方志资料散存于社会和民间,争取广大群众支持和参与,主动提供资料,是方志资料收集取得成效的重要方面。为此,首轮修志初期,各地都对修志的意义、资料的重要性及资料征集等,进行了广泛宣传。志书是“官书”,不是私人著述;修志是政府行为,不是个人行为。首轮修志的体制是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编委会组织实施,政府各部门和专家参与。除了政府和编委会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和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方式宣传外,各级政府大都发布征集方志资料公告,对资料种类、资料征集范围、资料征集方法等予以详细说明。政府的权威性保证了征集资料工作顺利进行。各地地方志办公室都收集到许多群众自发提供的各类资料和资料信息。除了散存于社会、民间的资料外,方志资料集中的地方有各级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那里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支持修志,为修志者收集资料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为征集方志资料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加方志资料工作的有一支庞大的队伍。专职队伍有三级志书(省、市、自治区志,市、地志,县、市、区志)编修人员和省级志书各分志编修人员等。这些人员归属常设的各级政府修志机构,专门从事方志编修工作。首轮修志刚开始时,专职修志人员大多是从政府各部门调来,也有的是从学校或研究机构调来,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写作能力,有些是当地的笔杆子,有些长期在当地或本部门工作,对当地或本部门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发展变化情况较熟悉。省级志书分志编修人员中有些是本系统本专业的专家,他们熟知本系统、本专业的历史和现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也参加了省级志书的编修,如《山东省志》的地理分志由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的专家编写,海洋分志由青岛海洋大学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的专家编写,生物分志由山东大学生物系和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编写,方言分志由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社科院语言所的专家编写(亲自到各方言分区进行方言调查)。他们热爱修志工作,经过方志理论学习和修志实践的锻炼,对修志和资料工作逐步加深了认识。这些人从事方志资料工作有很大的优势。兼职队伍有三级志书各分志初稿编修人员,他们了解本地、本部门情况,有些是熟知某方面事物的行家里手。他们在一段时间内被抽调出来,或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从事方志资料和志书编写工作。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统计,全国首轮修志队伍有2万专职、10万兼职人员。陈奎元:《在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5期。加上各级部门志、行业志、乡镇村志和各类专志编修人员,参加方志资料工作的不下几十万人。这么庞大的队伍,是历代修志和当代其他资料工作都无法比的。
几十万人共同努力,对方志资料进行了拉网式的大调查、大搜索、大清理、大收集,所有关于本地、本部门的资料都在收集之列。从纵的方面说,由于首轮志书是贯通古今的,所以各地都从本地或本事物最早的资料收集起,囊括历史和现状;从横的方面说,由于方志内容涵盖百科,所以收集资料遍及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从资料种类说,有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口头资料等。总之,方志资料范围甚广,数量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