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 学者评论
王伟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启示作用
发布时间: 2013-03-08    作者:王伟光    来源:光明日报 2012-09-26
  字体:(     ) 关闭窗口

  经中央批准的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问世了。这是继大型丛书《当代中国》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又一部重要成果,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的一个创新成果。

  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赞颂和讴歌了这一段辉煌的历史,深刻地揭示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为党和国家写史,为人民立传。

  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传之于世,是史学著述追求的最高境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全面客观地反映历史本来面目,深刻辩证地揭示历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和历史发展主线,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演变,深入剖析这些矛盾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外交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深入阐述由这些矛盾决定的基本历史任务及其曲折复杂的实践过程,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全书突出一个主题,即中国人民和代表人民意愿的国家政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遵循一条主线,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把握一个主流,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成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深刻揭示了党与人民群众在创造和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的地位、作用与联系。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主题鲜明,为学习、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部优秀历史教材。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回答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并取得伟大成就,关键在于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35年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和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进程,深入阐述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与制度基础;深刻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由来与优越性;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向世人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图景,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画卷。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彰显民族精神,为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一部优秀历史读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共同意志。它蕴涵于中华儿女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特别是近代以来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政治民主、强国富民的艰辛探索与奋斗之中。“历史是启发爱国心的一门科学”。一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和升华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贯穿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全书既体现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又深刻揭示了在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保家卫国、勤俭建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友爱、互助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中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反分裂斗争精神……历史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精神财富,不仅具有深邃的历史内涵,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凝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能够使我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端正历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和实践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出版,对于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纂出版启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前提。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先进思想武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和贯彻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仅能够科学地认识历史、研究现实,而且能够科学地预见历史发展大势,并找到解决人类社会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思路与对策。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首要的任务是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牢固地树立唯物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其他错误思潮。只有这样,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不断涌现符合中国国情、能够解决中国问题并贡献于世界的科学研究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纂出版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践素材和思想养料。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进一步将哲学社会科学融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纂出版还启示我们,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动力,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纂出版之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各种挑战。我们必须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

    1. 程中原:风雨二十载 为共和国修史
    2. 欧阳淞:共和国史的一部成功之作
    3. 当代中国研究所将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系列讲座
    4. 李捷: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一部权威的新中国史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主编讲谈会在京举办
    6. 张星星:忠实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7. 李捷、张星星、程中原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8. 朱佳木:加强国史研究和宣传,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历史依据和借鉴
    9. 冷溶:更好地用党史国史教育全党和人民
    10. 李力安:二十年风雨写春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