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 二十年风雨写春秋
李力安:二十年风雨写春秋
发布时间: 2013-03-08    作者:李力安    来源:光明日报 2012-09-28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副主编 李力安:

  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现在出版了。这是对党的十八大的一份献礼,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

  《国史稿》的撰写和修改,用了20年时间。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遵循并贯彻《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及党中央和国家领导同志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论述,坚定地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尊严和荣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国史稿》用大量的事实讲述了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这35年间,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实践探索和艰苦奋斗,终于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

  在正史之前有一个序卷,主要是写我们的祖国是怎样的一个文明古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是艰难创建、来之不易的,是先烈和前人们难以用量标示的血汗换来的。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的脚印,铺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路。

  新中国的历程也不平坦,探索的历程是既辉煌又曲折。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两个决议”为准绳,以真实可靠的档案材料为依据,把这一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放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大背景下来审视衡量。明确成就是主要的、第一位的,失误是次要的、第二位的。低估、否认我们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或者忽视错误、掩盖错误,都是不允许的。成功和经验、失误和教训,只要认识和总结了,都是我们的精神财富。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基础。

  我们在写作上突出国史特点。重点写治国理政的国务活动,不过多阐述党的建设和党的其他活动。在谋章布局时,注意反映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科技、军队与国防建设、卫生、体育、民族宗教、社会风尚、气候灾害等方面的国家大事,力求做到脉络线索清晰,取舍标准统一,各部分内容大体平衡。叙述上,力求史论结合,夹叙夹议,分析评价恰如其分;结构上,力求编排周密,条理分明,逻辑缜密,精确严谨;行文上,运用正史史笔,质文兼备、注释规范。努力做到政治立场和科学性的统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叙述与归纳的统一、材料与结论的统一,力争达到“国家水平,权威版本”的要求。

  《国史稿》的撰写、修改和出版,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撰写和修改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邓力群同志以耄耋之年,主持了这项事业。当代中国研究所全体干部职工都担负了编写辅助和服务工作,大批所外的专家学者参与了书稿的编写和审读工作。在撰写的第一阶段,是在当代所内部起草讨论。写成初稿后,征求所外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2009年至2011年,中央办公厅和中央宣传部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组织、协调中央和国家30个部委两次审读《国史稿》(送审稿)。2012年又组织18个部委,第三次审读《国史稿》(送审稿)。参加审读的同志们以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对书稿的观点、结构、史实、文字提出很多重要的修改意见和补充建议,这使我们获益匪浅。国家统计局还审核了《国史稿》(送审稿)的大部分数据。特别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党史研究室的研究成果对我们帮助很大。《国史稿》编委会对各方意见认真研究吸收。统稿小组分别会同各卷主编,又进行了最后的全面审改。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国史稿》成为一部政治性、学术性、科学性都较强的力作。我们认为,这部《国史稿》也可以说是所内外几百人集体编写的。

  20年风雨写春秋。《国史稿》的撰写者特别是后期改稿的同志们,将为国家写史、为共和国立传作为一项神圣的事业,能亲身参加这一事业是光荣的、幸运的。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自己的历史,注意从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这是我们党独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实践证明,后人总是要从前人那里获得历史智慧,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学习《国史稿》,有助于人们深化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精神动力。

  由于我们的学识水平有限,《国史稿》的疏漏和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殷切期望同志们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使不断修订后的《国史稿》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传世之作。最后还要说一点意思,目前出版的《国史稿》只记录了共和国前35年的历史,今后还要续写新的篇章。当代中国研究所承载的任务还很重。我们相信,他们会把续篇写得更好。

    1. 程中原:风雨二十载 为共和国修史
    2. 欧阳淞:共和国史的一部成功之作
    3. 当代中国研究所将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系列讲座
    4. 李捷: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一部权威的新中国史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主编讲谈会在京举办
    6. 张星星:忠实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7. 李捷、张星星、程中原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8. 朱佳木:加强国史研究和宣传,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历史依据和借鉴
    9. 冷溶:更好地用党史国史教育全党和人民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