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陈云与当代中国
陈云的思想工作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 2010-05-24    作者:张星星    来源:国史网 2010-05-24
  字体:(     ) 关闭窗口

  五、讲求艺术,运用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

  陈云同志善于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指导工作,善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十分重视做好领导工作和思想工作的艺术与方法。早在1933年,他就在一篇文章中深刻指出:“领导方式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有了正确的决议案还不够,要把正确的决议运用到群众中去,成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还必须经过一种灵巧的工作方法和艺术的领导方式。”[24]

  第一,工作方法必须根据当时当地的不同情形来决定。陈云同志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曾指出:“一切工作方法,必须随着每个地方的不同情形来决定。一般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参考党中央各种决议,同时要审慎地结合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形来提出适当的口号,灵活地运用各种工作方法。”[25]他根据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原则,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以弄清实际情况,决定正确政策,采取适当方法。他多次强调指出:“难者在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只要弄清了情况,不难决定政策。我们应该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决定政策。这样决定的政策,才有基础。”[26]

  第二,要把“经常解决群众的日常问题”作为工作的中心之一。思想是存在的反映,做好思想工作,解决思想问题,必须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陈云同志指出:“我们领导的艺术,不在于口号提得多,提得高,而在于每个口号为当时当地群众所能接受,并立刻起来斗争。”他认为,广大群众是最讲实际的,他们的积极性是建立在切身利益基础上的,他们得到的实际利益越多积极性就越高。“如果不关心群众的生活,不为群众的切身利益而斗争,置群众的痛痒于不顾,而要开展群众运动,要群众热烈起来与党与政府与军队一道艰苦奋斗,这是不可能的事。”[27]

  第三,正确地开展善意的、诚恳的批评。陈云同志强调,党内不允许无原则的和平,有了错误必须进行必要的批评和斗争,以免错误的继续发展。但是,他反对“专门把任何问题都提到原则的高度”,反对在批评中“随便乱给别人戴大帽子”。他认为,批评别人的错误,着重要指出错误的根源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批评的目的不是出气,主要是在于真正帮助人家纠正错误。一般地说,批评的人有两种态度:第一种是声势汹汹地指责人家;第二种是和颜悦色地说服人家,善意指出犯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办法。只有后一种态度,才能使被批评者心服意,问题才能真正解决。”[28]

  第四,“我不赞成对犯错误的同志扭住不放”。陈云同志对犯有严重错误,又不接受党的教育、改正自己错误的人,有着坚定的原则立场。1939年,中央党务委员会将拒不接受党组织决定、经七次谈话仍不悔改的刘力功开除党籍,他专门撰写了《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一文,以教育党内同志。但是,他也尖锐地批评了“检讨没有完没有了,批判没有完没有了,从来都不说可以过关,直到最后会开不下去”等错误做法,明确表示“我不赞成这样对犯错误的同志扭住不放。这种检讨没有完没有了的情况,我认为不是党的好作风”[29]。他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不犯错误就不会进步。一个人犯了一次错误,同时也就是得到一个教训,不断地取得教训,方能不断地改进自己。”[30]

  六、持之以恒,坚持思想工作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其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比较普遍地出现了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和种种消极腐败现象。陈云同志对这些问题十分重视,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党同志认真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并强调指出:“经济工作搞不好,宣传工作搞不好,会翻船的。我讲的宣传工作,不是只讲报纸宣传工作,实际上包括党的整个思想政治工作。”[31]

  第一,必须在思想上纠正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陈云同志深刻阐明了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重要意义,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永远要坚持的奋斗方向。”同时,他又深刻分析了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严重危害,认为“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时候,如果不同时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整个事业就可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偏离社会主义道路。”[32]他要求全党同志务必高度重视比较普遍存在的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强调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必须在思想上予以纠正,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第二,必须同一切错误的言行进行坚决的斗争。陈云同志一直十分关注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腐朽思想、错误言论、消极现象和违法行为,并告诫全党“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个问题,不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教育,这些现象就有可能泛滥成灾,败坏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他针对一些人在错误言行面前麻木不仁等情况,强调指出:“过去受‘左’的指导思想影响,过分强调斗争哲学,不该斗的也斗,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到路线是非。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怕矛盾,斗争,怕得罪人。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把它提到全党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高度。”他旗帜鲜明地要求党的领导机关和全党同志“一定要抵制和清除这些丑恶的思想和行为,要动员和组织全党和社会的力量,以除恶务尽的精神,同这些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33]

  第三,必须以搞好执政党的党风作为关键。陈云同志高度重视执政党的党风建设,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要思想。同时他又强调,搞好执政党的党风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他指出:“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关键是执政党要有好的党风。”“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搞好执政党的党风”。在党内,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有好的党风;在社会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有好的社会风气。他从全局的高度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只有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抓精神文明建设;在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严肃党纪、政纪,党风才能根本好转。”[34]

  陈云同志作为一个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的思想工作经验和艺术无疑是丰富多彩的,本文只是从中撷取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片断,作为学习的心得。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学习和借鉴陈云同志丰富多彩的思想工作艺术,对我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陈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陈云文选》第1卷,第143页。

  []《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0362页。

  []《陈云文选》第1卷,第187~188页。

  []《陈云文选》第3卷,第45页。

  []《陈云文选》第1卷,第189页。

  []《陈云文选》第1卷,第137页。

  []《陈云文选》第3卷,第332~333页。

  []《陈云文选》第1卷,第137138页。

  []《陈云文选》第3卷,第352~353页。

  [11]《陈云文选》第1卷,第134页。

  [12]《陈云文选》第3卷,第347页。

  [13]《陈云文选》第1卷,第214255页。

  [14]《陈云文选》第3卷,第498~499359页。

  [15]《陈云文选》第1卷,第212138页。

  [16]《陈云文选》第1卷,第139页。

  [17]《陈云文选》第3卷,第275页。

  [18]《陈云文选》第1卷,第143291346350~351页。

  [19]《陈云文选》第1卷,第2页。

  [20]《陈云文选》第1卷,第23148213页。

  [21]《陈云文选》第1卷,第158172173页。

  [22]《陈云文选》第1卷,第169页。

  [23]《陈云文选》第3卷,第187~188270页。

  [24]《陈云文选》第1卷,第24页。

  [25]《陈云文选》第1卷,第29页。

  [26]《陈云文选》第3卷,第46页。

  [27]《陈云文选》第1卷,第26167页。

  [28]《陈云文选》第1卷,第117页。

  [29]《陈云文选》第3卷,第272页。

  [30]《陈云文选》第1卷,第118页。

  [31]《陈云文集》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75页。

  [32]《陈云文选》第3卷,第338~339347355页。

  [33]《陈云文集》第3卷,第475274356页。

  [34]《陈云文集》第3卷,第348357页。

    1. 邱霞:论陈云的改革方法论
    2. 陈云与调查研究
    3. 周红:试论陈云对苏联援助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考与评价
    4. 王蕾:改革开放初期陈云强化党内监督的思想及实践
    5. 吴超:陈云与新中国初期的劳动保护事业
    6. 欧阳雪梅:陈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及时代价值
    7. 储著武 桂奕菲:1985年陈云质疑“万元户”宣传考释
    8. 李正华:陈云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
    9. 宋月红:陈云谈台湾问题的一则史料
    10. 陈云: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