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学发展之路 >> 国防军事
钱学森构想的解放军人才“神话”正变成现实
发布时间: 2012-08-10    作者:    来源:解放军报 2012-07-13
  字体:(     ) 关闭窗口

  本报讯 记者欧世金报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上世纪80年代曾提出我军人才方阵的学历构想——军长为博士,师长为硕士,团长为学士。当时有人感慨地说,钱老这一构想“近乎神话”。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钱学森构想的“神话”正在变成现实。今天我军已经拥有一大批素质优秀的硕士、博士营连主官,基层干部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1.9%,研究生占7.2%,营连主官培训率达到90%。在6月下旬召开的全军基层建设工作会议上,军委领导欣喜地说:“基层干部基本实现本科化,大幅度提高了官兵素质特别是信息化素质。”

  在基层已经涌现出一批岗位成才的大学生典型。本报最早宣传的大学生士兵公举东,如今已担任南京军区某旅政治部主任。在这次全军基层建设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的济南军区某团“红一连”连长楚科纬,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首届国防生。去年4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他应邀向5万多名清华学子汇报从军5年的收获。南京军区某团博士连长陆松一入伍就被定为正营职、少校军衔,但他从零开始,戴列兵军衔练体能,戴士官军衔练技能,戴排长军衔练指挥,逐步升级,在连长岗位上带出一个信息化的“神炮连”。

  据本报各分社提供的信息,广州军区司令部系统已经出现500余名全日制硕士博士干部;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有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室,以29名博士、109名硕士为主体的近千名战斗型装备保障人才,成为雷达、导弹、电子对抗等专业领域的骨干;第二炮兵某导弹旅先后培养出6名博士、69名硕士,创造了实弹发射“百发百中”的骄人战绩。海军涌现出一批博士舰长,空军涌现出一批双学士飞行员。

  2000年8月全军第一位博士师政委,目前已担任大军区政治部主任。7年前,第二炮兵部队第一个博士旅长陈光军,3年前已成为第二炮兵司令部二级部长。沈阳军区某团博士团长王铁峰,撰写的军事理论著作被列为部队院校教材。

  近10年来,国家和军队不断完善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接收地方大学生干部、大学生士兵提干等政策,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从2008年开始,我国对兵员征集对象进行大调整,从以往以农村青年、城市待业青年为主,改为以各级各类院校大学生为主,每年大约有10万大学生走进军营,并有一批经过基层锻炼后被直接提为干部。2011年4月,中央军委印发《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我军人才建设描绘出清晰路线图和壮丽前景,人才是战斗力第一要素的观念在我军上下形成共识,钱学森的构想正在变为现实。

  正华快评 ■伍正华

  再拿一个“战场学位”

  如今,没有几个官兵不是带“本”入伍、带“证”分配的,而且“本”与“证”的层次越来越高,博士连长、硕士班长、学士士兵已不再是新闻。有的战友笑言:10年前的本科生,现在只能算是“末科生”了。

  “末科生”之说,不仅是一种学历恐慌,更是一种能力恐慌——没有经过汗水锻打的文凭,没有经过硝烟考验的知识,都不过是战士刺刀柄上的漂亮纹饰。

  社会上有句考量人才的名言:“剩下的才是最好的!”吹尽黄沙始见金。军队是要打仗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要求更为苛刻。

  只有千锤百炼、千淘万漉,方经得起千挑万选。何不在学校里拿到的那些本本之外,再拿一个“战场学位”!

    1. 国防军事工业是大国竞争的硬指标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政策的演进与反思
    3. 以育人理念创新引导人才培养改革
    4. 杨亦鸣:加快构建语言服务和人才培养应急体系
    5. 全媒体时代新闻人才培养新路径
    6. 五位一体人才培养 实现大学教书育人精准供给
    7. “一带一路”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8. 把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9. 加强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构建高等艺术教育体系
    10. 把“应用型”做实就是最有效的“转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