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国道路 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与中国梦想
发布时间: 2010-04-06    作者:马光荣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04-06
  字体:(     ) 关闭窗口

  人类历史自诞生国家以来,就伴随着大国崛起与衰落的交互更替。世界经济版图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其剧烈变动在过去几百年尤为显著。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得西方世界逐步兴起,而中国却从一个繁盛的泱泱大国变为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弱国。直到60年前,它才逐步走出积贫积弱之态,并试图重新崛起。姚余栋先生的《重燃中国梦想》一书正是要讲述中国梦想从璀璨辉煌到黯然破灭再到重燃的过程。本书不仅仅是事实的描述,作者还依靠大量的数据和严谨的论证,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去解读公元元年以降两千余年的中国经济史。不仅如此,本书还预测了未来40年的中国经济,并指出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阅毕全书,感觉作者在带领我们穿越从公元元年到2049年的时空隧道,带给我们的是富有“历史感、时代感和未来感”的思想盛宴。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经济总量长期占世界首位,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但这只是处于“高水平均衡”的农业经济,人口的高速增长使得人均收入的增长陷于停滞。长期的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良机,之后列强的枪炮把古老的中国拖入了一个危机重重的时代。姚先生在书中认为,多种因素的交织造成了工业革命发生在西欧而不是中国,而其中贸易市场、人力资本和政府政策等因素尤为重要。彼时的中国,尚沉浸在天朝大国的自大和自闭当中,根本不具备工业革命的条件。哈佛大学的经济史学家戴维·兰德斯教授认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封闭的自足系统。中国缺少自由市场和产权制度,在集权主义的控制下又缺乏自由、习惯势力、舆论等。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的优越感,加上狭隘的自上而下的专制,使中国成为一个不图改进、怠于学习的国家,最终在工业化时代落后了。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才有了重燃其辉煌梦想的机会。作者把新中国前三十年比作“创业时代”,后三十年比作“价格时代”。前三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虽然存在很多低效率的问题,但也不能完全抹杀计划经济时期重工业建设所带来的成就。三十年的建设使中国有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有了比较安定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有了很大的提升,这都为后三十年经济的起飞创造了条件。“价格时代”的主旋律是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经济走上了转轨之路。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从1978年到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了大约18倍,年均增长率达到9.8%,因此很多人称之为“中国奇迹”。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中国奇迹”呢?很多经济学家都试图探寻“中国奇迹”背后的“中国模式”。比如,林毅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放弃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赶超战略,开始按照比较优势去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钱颖一认为是中国式的“财政联邦主义”激励了地方政府去维护市场化,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在本书作者看来,“中国模式”的特征是“中央改革、地方创新、个人创业”。中央、地方和个人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产生了有利于制度创新的环境。

  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是要有一个灵活的制度机制,它能够根据技术的发展、人口的变化以及制度的震荡来进行调整。发展政策的核心必须是建立一个能制定和执行有效制度的政府。在作者看来,中国模式既不是单单“自上而下”的,也不是单单“自下而上”的,它既有中央的引导和规范,又有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还有企业家自身的智慧。中国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一种制度,而是在于制度的多样化和创新,从而使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时期都有适宜的制度与之匹配。虽然成功是难以完全复制的,但从中国“中国模式”里面发掘更具广度、更有深度的经验,则会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按照哈佛大学丹尼·罗德里克教授的说法,中国真正具有普世价值的是改革过程中的一般性原则。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成功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奇迹一定会继续,接下来40年的“中国模式”又会有哪些新的变化?这也值得我们继续追踪和探索。

    1. “中国模式”热议中的几点冷思考
    2. 中国模式既发展中国又造福世界
    3. 中国模式”的学术辨析
    4. 陈昕:理直气壮地研究“中国模式”
    5. 理直气壮地研究“中国模式”
    6. 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特征和内涵
    7. 苏长和:中国模式不会出口,别人也不易学
    8. “中国模式”的三对辩证理论对当代发展理论的创新及贡献
    9. “中国模式”研究之新动向与再认识
    10. “中国模式”确定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