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怎样看待新中国两个30年
发布时间: 2009-12-14    作者:李君如    来源:国史网 2009-12-14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中国成立已有60个年头。这60年,按照党史界比较一致的认识,我们经历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文化大革命’的10年”、“在徘徊中前进的2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粗线条地概括,就是人们常说的,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

  新中国60年,不是两个30年的简单相加,而是从一个平台到一个新平台的历史性飞跃

  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我们碰到了一个不能回避的认识问题:应该怎么样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片面的观点或错误的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或重视。一种观点或倾向,是在肯定改革开放以来30年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另一种观点或倾向,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放前30年比后30年好。这样的观点或倾向,之所以是片面的或错误的,是因为它们不符合事实。

  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发展的客观历史,有这样六点是要注意的:

  第一,要充分肯定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与旧中国有质的根本差别,不能把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说成比旧中国都不如。我们曾把中国近代史划分为“两个100年”,即1840年—1949年这100多年和1949年—2050年这100年。从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就不难看到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100多年,是我们这个民族受尽欺辱、历经磨难的100年,是浴血奋战、求得独立的100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则不然,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致力于国家全面建设,追求经济发展富强。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一个大原则,不能含糊。

  第二,要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是我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60年。尽管我们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无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还是在上层建筑方面,中国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第三,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进步。我们在新中国成立时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后来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在经济文化贫穷落后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四,改革开放前30年我们有成就也有失误,包括像“文革”那样严重的错误,但这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邓小平曾经说过,“文革”也有一“功”,就是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革”的错误就难有今天的改革开放。这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第五,改革开放30多年与这以前近30年不是一般的承继关系,而是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既是对过去建立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变革,又是对过去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六,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难以把“文革”造成的灾难性局面扭转过来;就难以经受住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考验;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和这样的国际地位。

  综上所述,这60年,经历了两个30年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个30年的发展;同时,这60年,不是两个30年的简单相加,而是从一个平台到一个新平台的历史性飞跃。所谓历史性飞跃,就是我们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走上了一条光明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们说,从总体而言,这60年的历程可以用“光辉历程”这四个字来概括。

  不能用后30年否定前30年: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我们之所以认为,新中国60年历程,从总体而言是光辉的60年,首先在于这60年的开局之年,即新中国成立后的7年,是凯歌行进的7年。这7年的最大成就,就是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进展,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

  这7年,我们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实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在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同时,按照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纲领及其规定的目标,建立了各地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完成了新解放区的土地制度改革,稳定了物价,镇压了反革命,并对旧中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社会习俗、社会风气进行了有效的改造。特别是在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同时,我们迅速地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全国工农业生产在1952年底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在没收官僚资本后,对不法资本家的进攻也展开了有力的回击,为把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1952年底,党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以“一化三改造”为任务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党领导人民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逐步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特别是今天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可以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取得的第一场伟大的胜利。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我国在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是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实际出发,把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合起来,切断了资本主义与小商品生产的天然联系;二是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特点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阶级的实际政治表现出发,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和平赎买”而不是完全剥夺的政策;三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从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实践证明,中国能够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决非我们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尽管这场社会大变革在后期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整体来说,能够在我们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完成这么深刻而又复杂的社会大变革,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

  不能用前30年否定后30年: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之所以认为,新中国60年历程,从总体而言是光辉的60年,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经过前30年艰辛探索、奠定基础和遭受内乱之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进步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一重大历史关头,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摒弃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也反对走否定社会主义的邪路,而是面对现实,从总结经验、纠正失误入手,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探索新的道路。

  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开始了新的伟大觉醒,并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点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后,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重大问题。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以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三大据此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经历1989年国内政治风波的考验之后,邓小平进一步解决了在计划与市场及其和社会主义关系上的困惑。就是在这样的开拓创新中,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积累了治国理政的新经验,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坚持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复杂。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走传统工业化老路,而应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与此同时,还要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地统一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新世纪新的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和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准确认识。

  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讲,今天的中国,由于找到了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我们能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空前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小康,在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中更加凸显了中国模式和中国力量。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这60年,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艰辛探索,做了两件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大事:一是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二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带来了一个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中国,带来了一个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迎接各种挑战、奔向未来的中国。(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笔李君如)

  

    1. 正确认识新中国两个30年的关系
    2. 中国模式与中国梦想
    3. 郑先武:国际区域治理研究的探索者
    4. 深入研究新发展理念的政治经济学内涵
    5. 丛 屹:“一带一路”研究应注意四个问题
    6. 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好服务社会
    7. 行走在工作与研究之中
    8. 近五年来社会学主要研究议题及其进展
    9.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何立于时代潮头
    10. “十三五”时期检察发展六问题亟待研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