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新澳门”10年“一国两制”的经济发展之路向和定位
发布时间: 2010-01-27    作者:武力    来源:国史网 2010-01-27
  字体:(     ) 关闭窗口

  由于“弹丸之地”的澳门自身的经济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属于微型经济体,所以“新澳门”“新纪元”的经济发展的路向和定位“没有选择的选择”,只能是充分利用其“自由港”、“独立关税地区”的特殊地位和中西交流的“窗口”、“桥梁”和“国际通道”的区位优势,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区域竞争和国际合作、区域合作中探索和确立其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九九”澳门回归10年来,在以何厚铧为首的澳门特区政府和澳门同胞的艰苦努力下,澳门“国际化的区域性经济贸易服务平台”的地位凸现。

   “新澳门”经济发展“对内”、“对外”的国际合作、区域合作的空间有两个主要的纵深面:一个是中国内地,一个是欧盟国家和葡语国家。

   “新澳门”与中国内地的“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合作重点,是澳门与珠海市、澳门与广东省、澳门与大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以及“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经济合作,“内引外联”、远交近融有一个自近至远、自浅至深、自点至面、自临时性协议至制度性安排的逐步推进过程。

  自“粤澳合作联络小组”至“粤澳高层联席会议”,澳门与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九九”澳门回归以后已经逐步进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两地之间人流、物流、金流的障碍正在消除。其中,澳门与珠海市的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的程度最高,目前的重点项目是“澳珠跨境工业区”的建设和联合开发横琴岛的计划。“珠澳跨境工业区”是中国首个跨境工业园区,2003125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当年129日动工建设,2006128日正式启用。珠澳跨境工业区设在珠海拱北茂盛围与澳门西北区的青洲之间,分为珠海、澳门两个园区,由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区分别通过填海造地形成,首期总面积约0.4平方公里,其中,珠海园区面积约0.29平方公里,澳门园区面积约0.11平方公里;两个园区之间由一条约15米宽的水道作为隔离,开设专门口岸通道连接。该工业园区以发展工业为主,兼顾物流、中转贸易、产品展销等功能,目前已经有50余家企业落户园区,涉及纺织制衣、博彩用具、化工、电子产品、玩具、制药、印刷、物流等行业。2003125日《国务院关于设立珠澳跨境工业区的批复》中讲:“珠澳跨境工业区建设是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在《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内,内地与澳门加强合作、互动发展的重要举措。”[1]2009111,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实地考察珠澳跨境工业区时指出:“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创办珠澳跨境工业区是个创举,对保持澳门经济繁荣稳定意义重大。”[2]

  2004613日,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海南九省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区政府共同举办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粤、港、澳三地举行,并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9+2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正式激活。早在“新澳门”经济刚刚开始复苏之际,以何厚铧为首的澳门特区政府就富有远见地提出打造“内地与葡语国家经贸服务平台、粤西地区商贸服务平台和全球华商联系服务平台”的战略目标。而“9+2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与澳门打造“粤西地区商贸服务平台”的目标有非常大的契合性。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形势是典型的“东强西弱”,但是由于珠江三角洲西岸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中介性的区位优势明显,其蓄势而发的“跨越式发展”的空间巨大,是珠江三角洲新一轮经济腾飞的黄金地带。9+2区域合作机制的激活,大大深化和强化了澳门粤西地区商贸服务平台”的辐射面。何厚铧指出:“泛珠三角地区的合作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最初的珠三角发展至目前的泛珠三角,其意义不仅在于地理概念的延伸,还在于区域融合理念的认同,以及由此引发的制度创新和发展机遇。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顺应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锲合了国家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需要,更反映了本地区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愿望。”何厚铧指出:“作为一个以外向为主导的微型经济体,澳门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对外合作的进展。‘一国两制’的落实,不但为澳门特区奠定稳定发展的基础,还使澳门能及时地、全面地把握祖国快速、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机遇。CEPA的实施,已为澳门和内地的更紧密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又将结合CEPA的催化作用,为澳门提供更宽广的发展腹地和更丰富的互补性资源,并带来新的服务空间和发展机会。”[3]9+2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正式运作以来的五年间,澳门与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市之间的双边或多边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关系全面发展,澳门在泛珠三角区域内努力打造的“内地与葡语国家经贸服务平台、粤西地区商贸服务平台和全球华商联系服务平台”的独特区位优势逐步凸显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广东省政府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更是将大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粤港澳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将近几年热议的各种“粤港澳自由贸易区”、“粤港澳世界级都会区”的建设规划具体化为各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路向和措施。“纲要”指出:“本规划纲要的规划范围是,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纲要”指出:在2020年以前,“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四个方面: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加强产业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创新合作方式。[4]这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粤港澳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纵深发展的主攻方向。

  “新澳门”与中国内地全面而长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机制,最高层级的是制度性的“一揽子安排”——“类自由贸易区”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历年的“补充协议”,即举世瞩目的CEPA

    1. “新澳门”10年“一国两制”的经济发展之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挑战
    2. “新澳门”10年“一国两制”的经济发展之“内地因素”
    3. “一国两制”条件下驻军治军的成功实践
    4. “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
    5. 习近平关于“依法治澳”的新理念新论述
    6. 澳门回归十年经济发展述论
    7. 1997~2017香港“一国两制”问题研究回顾与前瞻
    8.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
    9. 应对考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过程
    10. 应对新考验,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进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