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我国原子弹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
在人类没有战略导弹问世以前,空投是把原子弹用于实战的唯一方式。
人类第一次把原子弹用于实战是空投方式实现的: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分别日本广岛和长崎上空,由B—29轰炸机投下了两枚原子弹,造成30多万人伤亡。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的核垄断,中国开始研制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虽然震惊世界,但当时采用的是“地爆”方式,还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核反击能力。因此,使用飞机投掷原子弹,实现“空爆”,被提上我国核试验的议事日程。
1965年春节刚过,距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成功不到4个月,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空军下达了空投原子弹的试验任务。
空军党委把原子弹“空爆”任务交给了航空兵独立4团,机组成员由6人组成,第一飞行员由在朝鲜战争中参加轰炸大和岛的副团长李源一担任,于福海担任第一领航员;刘景新担任第二飞行员,张公祥担任第二领航员;孙兴福担任通信员,韩惠安担任射击员。
2月18日,独立4团“空爆”试验机组人员全部进入我国西北某机场,用水泥训练炸弹和梯恩梯炸药的模拟冷爆弹代替原子弹进行空投训练。
当时我国进行“空爆”试验采用光学瞄准投弹,没有经验借鉴,也没有资料可查,空投原子弹精度比空投航弹的精度提高了一倍。
平时投航空炸弹距靶心200米以内,就可以打5分评优秀,但投原子弹必须距靶心100米以内,因为试验区的靶标周围,每隔一定距离都修建和放置了房屋、桥梁、火车、兵器、动物等效应物,以检验冲击波、光辐射、放射性沾染的杀伤力、破坏力,距离投远了,科学数据就不准确了。
为了达到“百米”目标,机组成员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勤学苦练,最终,用“土办法”解决了高科技的大问题。
1965年4月14日,指挥部终于下达了投放原子弹的命令。
轰炸机载着一枚乳白色的球型原子弹一飞冲天,为了确保原子弹投掷万无一失,指挥部事先确定了轰炸机要3次进入靶标区的投弹程序。
第一次进入,进行搜索目标,概略瞄准。
李源一打开自动驾驶仪,把飞机交给于福海,叮嘱他说:“我和刘景新一定把高度速度保持好,你放心大胆地瞄准!”
于福海接过飞机操纵,进行瞄准,迅速求出了投弹诸元,报告:“航向270度,偏流负2度,中间风修正80米,投弹角34.8度,没有发现靶标有偏离的趋势。”
于福海报告后,机组人员互相报告各自情况。
李源一:“速度好,偏流对,飞机平稳。”
刘景新:“航向和高度都很准确。”
张公祥:“原子弹温度正常,设备良好。于福海计算的投弹角和我计算的完全一样。”
第二次进入十分顺利。
最后一次进入了。
一切正常。
通信员孙兴富发出了“投弹请示”,地面指挥员、空军副司令成钧批准投弹。
爆炸时间定在10时整。
爆炸前7分钟,于福海报告:“打开投弹总开关!”
爆炸前3分钟,于福海报告:“接通原子弹电源!”
爆炸前1分20秒,于福海报告:“打开自动投弹器!”
于福海最后报告:“打开弹舱!”
9时59分10秒,于福海操纵瞄准具使观测角和投弹角准确重合,电路交通,原子弹脱钩而出,轰炸机减轻了重量,突然向上窜了一下。
于福海向外一看,乳白色的原子弹在阳光下亮闪闪地直向靶标落去,他又在瞄准具中观察了10秒钟,十字标线仍然死死压着靶标,丝毫没有偏移。
轰炸机座舱中玻璃上的遮光罩刚刚拉闭,一阵耀眼强光闪来,持续了四五秒钟。光焰刚过,于福海忍不住,摇开了遮光罩飞快地向靶标看了一眼:靶标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火球,仿佛是太阳落在了脚下。
隔了片刻,大家都忍不住了,都往下望去:靶标不见了,机翼下是一片汹涌壮阔的火海,乌黑的浓烟从火海中不断翻滚而出,越聚越多,飞速升腾着。
轰炸机离原子弹爆炸中心大约19公里,冲击波赶来,飞机强烈地抖动着,持续了六七秒钟。
后来,根据地面雷达测定,原子弹爆炸时,距靶心只有40米!
坐镇指挥所的空军成钧副司令通过电台向机组人员兴奋地说:“周总理刚刚和指挥部通过电话,总理说‘你们工作很好,祝你们安全返航,回去很好总结经验。’”
原子弹空爆成功后,空军党委给机组荣立了集体一等功。
原子弹“空爆”成功,标志着中国彻底打破了西方大国的核垄断,使原子弹具备实战能力,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
《中国航空报》20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