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上这些思想集中起来,周恩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l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说:“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时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还没有明确地把四个现代化作为战略目标。
什么叫做“工业化”?我国开始建设时依据的是苏联的经验。苏联的经验,实现国家工业化,标准是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全部产值中达到70%。斯大林l933年对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作总结,就是说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全部生产中的比重已经增长到70%,苏联已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国达到工业化所需的时间并不用很久。根据一些材料估计,在抗日战争以前,我国现代工业产值只不过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左右。l953年的统计,我国使用机器的工业的产值1949年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左右,1952年是28%左右。l956年7月周恩来会见南斯拉夫驻华大使波波维奇,在谈话中他讲到:我们要实现工业化,至少必须争取使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达到60%到70%。这里所说的这个百分比大体相当于苏联宣布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时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我国,l957年,工农业总产值l24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占56.7%。1958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l64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l083亿元,占65.6%。l959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l98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l483亿元,占74.9%。所以,如果按照60%到70%的要求来说,1958年已经达到了;如果按照苏联宣布由农业国变成为工业国的百分比要求说,1959年也已经达到了。
但是,那时周恩来多次对周围工作人员明确说过,他不赞成过早地宣布实现了工业化。1956年2月8日他在国务院的会议上说:“绝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为什么不要提出呢?显然,周恩来经过了六年经济建设的实践,对工业化的解释已经在作新的考虑了。原来的单纯百分比的要求,显然太简单了。
这年9月,他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对工业化的解释有了创造性的提法。他说:“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要求,就是要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什么叫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中共八大上,周恩来曾经解释过。他说“这样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各种主要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基本上满足我国扩大再生产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需要。同时,它也能够生产各种消费品,适当地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后来,在八届二中全会上,他进一步说明:“我们的工业化,就是要使自己有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他说:“我们所说的在我国建立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土业体系,主要是说:自己能够生产足够的主要的原材料;能够独立地制造机器,不仅能够制造一般的机器,还要能够制造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能够制造新式的保卫自已的武器,像国防方面的原子弹、导弹、远程飞机;还要有相应的化学工业、动力工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等等。但是,应该指出,基本上完整并不是说一切都完全自足。”
这是周恩来在国家建设的实践中对工业化标准的认识的深化,也是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在相当长时期内奋斗的目标认识深化了。
1954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内容,和现在我们说的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有所不同,主要是现在不再把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专门作为四化的一项内容,因为周恩来后来作了更改。1957年8月13日到20日,周恩来在北戴河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和1958年计划、预算和国务院的体制等问题。他在会上讲到工业的时候,讲明了工业是“包括交通运输在内”的,指出“交通运输是要先行的,但要全面安排”。因此,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包含在工业现代化之内,不再单独列出了。周恩来关于几个现代化的提法和把交通运输现代化纳入工业现代化的主张,受到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的重视和接受。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文章中提了“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8年5月,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也提了“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次会议通过的决议中,也写上了要为这三个现代化而奋斗。到1959年底1960年初,毛泽东在边读边议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时,讲到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就是要重新提出1954年周恩来提过的国防现代化。但是这个主张当时还没有经过中共中央讨论成为统一的认识。这从l960年朱德的一次讲话中可以看出来。这年9月朱德接见和宴请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在致词中他还是说“为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但是在1959年,周恩来已经恢复了。“四个”现代化的提法。这年l2月24 日,他在黑龙江省委组织的厅、局长以上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说道“我们处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需要加快建设我们的国家,使我们国家更快地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后来,1961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中,也恢复了“四个”现代化的提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