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返回首页
人物春秋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的最后34天
作者:门志坤    发布时间:2010/10/27    来源:中国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这是一位普通而又传奇的老人。说他普通是因为他与常人一样工作生活,说他传奇是因为50年前他曾与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并肩在朝鲜战斗生活过,而且是毛岸英牺牲全过程的知情者。

  他叫杨志明,是黑龙江省肇源县头台镇人,1931年出生,1950年从东北军区机要学校毕业后,被分到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司令部当机要译电员。

  据杨志明老人回忆:当时在彭德怀司令员身边工作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参谋高瑞欣,一个是毛岸英。毛岸英是彭德怀司令员的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杨志明办公的地方离彭总办公地点只有十来米远,凡是机要处送给彭总的电报都要由毛岸英签收、呈阅、保管,彭总阅后,这些电报如数退回机要处登记焚毁。就是从这时开始,杨志明和毛岸英走到了一起。因为有了这样的工作关系,机要处的同志和毛岸英的接触逐渐多了起来,但大家在交往中仍是十分拘谨。这倒不是因为毛岸英那时已是一个团级干部,而是因为他是毛主席的儿子,这在机要员中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人们崇敬毛主席,对毛主席的儿子也就格外的尊敬,甚至有一种神秘感。因此,在毛岸英每次问话时,大家都习惯地站起来回答。后来,还是毛岸英自己把这种拘谨打破了:一次吃饭的时候,毛岸英又来到机要处,大家立即一点声音都没有了,几乎连饭都不知道怎么吃了,心里都盼着他转转马上走。谁知他不但没走,反倒坐了下来,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毛岸英先开了口:“同志们,你们看我长得怎么样?”他这一问,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你看看我,我瞅瞅你,谁也不敢吱声。就在大家非常尴尬的时候,毛岸英微笑着说:“我不是青脸红发面目狰狞的妖怪吧,大家为啥总躲着我。”这时大家才明白问话的用意。性格直爽的杨志明脱口而出:毛秘书长得很帅呀!

  毛岸英虽然不像他父亲那样健壮魁梧,但也是高高的个子,英姿挺拔,眉宇间透着一股灵气。他自己说,他很像母亲杨开慧。见沉默已经打开,毛岸英接着说:“这样多好,你们不要把我当外人看待,以后咱们多接触,互相熟悉了才不至于多少年后把同一战壕的战友给忘了呢。”

  毛岸英发自肺腑的一番话,令大家非常感动,一个领袖的儿子能这样和蔼可亲,多么难能可贵呀。

  在志愿军司令部,毛岸英和蔼谦虚、平易近人是大家公认的,不管对谁,他总是十分的热情,一点领袖儿子的架子也没有。刚到朝鲜没多久,他与大家的感情就很近很近了。别看毛岸英平时与大家说说笑笑,可工作起来十分认真,特别是在遵守机要纪律方面他对自己要求最严。虽然他是彭总的机要秘书,但每次取送电报,从不往机要室里多迈半步,每当遇到译电员翻译电报,他从来不问不看。

  1950年11月23日,毛岸英遇难的前两天。毛岸英又来到机要处,从没去过北京的杨志明好奇地问毛岸英北京什么样子。毛岸英神采飞扬地讲开了,从几百年历史的古城天安门讲到故宫,从万里长城讲到皇家花园、天坛、地坛,从十三陵讲到北海,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看得出毛岸英学识渊博,大家听得十分入迷。这时,杨志明突然问毛岸英:“毛秘书,那你为啥到这里来,毛主席放心吗?”其实,这不仅是杨志明的疑问,也是当时许多人的疑问。毛岸英没有马上正面回答杨志明的疑问,略加思索了一下说:“那你为什么到这里来,你的亲人放心吗?你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来呢?”杨志明听说,毛岸英来朝鲜时刚刚结婚不久,临行时,妻子刘松林正在住院,毛岸英没有把真情告诉她,谁知道这竟成了他们的永别。

  就在那天晚上,大家和毛岸英一起谈起了他在苏联时的情况。杨志明说:“毛秘书,听说你一直在苏联长大,回来后说汉语舌头根发硬,现在听你说的满好的呀?”毛岸英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声与他父亲一样浑厚洪亮。“中国人不会说中国话,岂不是忘了祖先。”毛岸英接着讲了一段俄语叫这些土生土长的小战士开开眼界。当他流利地讲完后大家面面相觑,不知他说了些啥。

  毛岸英笑着说:“我说的是,同志们好,你们辛苦了,等战争结束后,我请大家到北京作客,请你们到天安门合影。”话音刚落,大家欣喜若狂地热烈鼓掌,整个室内沸腾了。每个人的心都好像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仿佛站到了天安门前一样。

  然而,时间刚刚过去一天。1950年11月25日,这是一个极为普通而让人不能忘记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毛岸英在来到朝鲜刚刚34天就长眠在了这里,给他28岁短暂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24日晚,毛岸英到机要处退电报底稿,对大家说,这几天,敌机轰炸很猖狂,大家要提高警惕,说完便匆匆地走了,没想到这竟成了永诀。其实,早在这天上午,机要处已经收到了情报处送来的“明天敌机要来轰炸志愿军司令部”的破译电报。

  25日凌晨,机要处随同首长搬进了距现住房一公里多远的一个已经废弃的铁路隧道。整整一个上午,风平浪静,往日敌人的侦察机也不见了,仿佛战争已经结束。这是入朝以来从未有过的。到了下午,情况突变,敌机成群地铺天盖地压了下来。轰鸣声、投弹声、扫射声响成一片,敌人一顿狂轰滥炸走了,一切回归于宁静。

  大家急忙返回指挥部,但呈现在眼前的是彭总的住房已被炸毁,更可怕的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毛岸英在回指挥部取材料时,正好赶上敌机轰炸,和他一起去的高瑞欣参谋也未能幸免。

  当天夜里,志愿军司令部的人都没有入睡,大家都默默地缅怀毛岸英同志。到午夜,由彭总署名的“绝密”电稿发往北京,向毛主席报告毛岸英遇难的噩耗。杨志明和其他两名译电员怀着沉痛的心情,含着热泪译完了电文,这就是他们替自己尊敬的战友、兄长---毛岸英所做的最后一件事。

  毛岸英牺牲后,大家的心情十分悲痛,一连多日默默无语,除了完成作战任务外,很少再有说笑声。但当时那种紧张激烈的战争环境不允许大家永远沉没于无限悲痛之中,必须化悲痛为力量,完成好各项战斗任务,以告慰牺牲的毛岸英。

  从朝鲜回国后,杨志明老人保留了一些毛岸英的签字手稿和军功章、纪念章等,非常遗憾的是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把这些都冲走了,如今只剩下几枚军功章保存在肇源县博物馆。

    1. 亲历者忆毛岸英牺牲真相 凭手表确认烈士遗体
    2. 卫国战争期间的毛岸英
    3. 毛岸英牺牲后彭德怀“忐忑”起草电报给毛泽东
    4. 毛岸英带回来什么
    5. 刘思齐:“岸英是我一生的痛,也是我一生的骄傲”
    6. 怀念我的战友毛岸英
    7. 毛岸英的尸骨为何没运回国内安葬?
    8. 真心拜人民群众为师
    9. “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10. 揭秘当年安葬毛岸英经过
    相关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