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资源型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样本解析
从地震废墟上崛起的新城,到“先行先试”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合着改革开放的节拍,唐山的每一步都是负重的咏叹,每一步都能带给人惊喜!
到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已34年了,唐山的变化可以用“沧海桑田”来概括。在千帆竞发的时代背景下,在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共同选择之时,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唐山又实现了“三个转变”。
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唐山,试图解读唐山奇迹背后的奥秘。
转变产业结构让发展更科学
唐山因煤而生,因钢而兴。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城市”,钢铁产能占全国十分之一。与之相伴的是,高污染、高能耗问题严重。2004年、2007年,唐山因污染问题两度被国家环保总局点名,甚至受到国家环保总局“区域限批”“待遇”。
面对着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面对着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唐山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破题之作。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介绍说,唐山以壮士断腕般的气魄,已持续三年开展节能减排攻坚行动。“对钢铁、煤炭、水泥等10大重点领域的4591家企业进行了综合整治,关停150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仅钢铁行业,三年淘汰落后炼铁炼钢产能都在千万吨以上,全市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大幅度下降。”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钢铁企业间重组联合大刀阔斧进行。2008年6月成立了河北钢铁集团,唐钢与宣钢、承钢整合成为河北钢铁集团。资产总值和销售收入双双突破1900亿元大关。同年,以国丰钢铁为龙头,丰南区12家企业重组成立唐山渤海钢铁集团;以九江钢铁为龙头,迁安市27家钢企成立唐山长城钢铁集团。钢铁产业的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
“‘一钢独大’不是唐山希望看到的。”唐山市市长陈国鹰说:“把唐山出产的钢材一半就地消化,才是我们的目标。而‘消化’的‘好胃口’来自于产业链的延伸,来自于装备制造业的发达。这么多年来,唐山装备制造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唐山制造’也正向着‘唐山创造’嬗变。”
2009年7月,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生产的第12列CRH3时速350公里动车组下线交付使用。公司总工程师孙帮成说:“CRH3动车组创造了运营速度、载客量、节能环保、舒适度四个世界第一。”
而在唐山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小家伙”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它就是由唐山市开诚集团研制开发的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小家伙”的诞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当前,这种功能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已经进入了产业化的阶段。
如今,唐山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进展,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唐山,两个“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