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在沪出席上海市地方志工作会议并致辞。
朱佳木首先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陈奎元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志工作对于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朱佳木说,上海在第一轮修志工作中已取得丰硕成果,编纂出版了130多部志书;第二轮修志工作所规划的市级专志系列,增加了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企业集团、重点院校、重要文化场馆、科研院所、医疗院所等单位志,有利于全面完整地反映新时期新阶段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朱佳木指出,这次会议标志着上海二轮修志的全面启动,他希望上海地方志工作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认真总结经验,注重志书质量,深化方志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努力实现地方志的数字化、网络化,进一步抓好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争取创造更多具有上海特色的地情文化成果;同时,抓住上海“世博年”的历史机遇展示中华方志文化的魅力,也为上海世博会增光添彩。
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殷一璀作了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部署了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撰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作了上海市首轮新编地方志书编撰工作总结,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超宣读了关于表彰上海市第二届地方志优秀成果的决定。会议对获奖单位和人员进行了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