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国史研究方法
在历史著述上应坚持陈云的不"加"不"减"
发布时间: 2010-04-01    作者:朱健    来源:新华网 2010-04-01
  字体:(     ) 关闭窗口

  这是朱佳木在其近作《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披露的一则史料: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分为6个组,即东北组、华北 组、西北组、中南组、华东组和西南组。11月12日,陈云在东北组作了这次会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发言,这就是已经收入《陈云文选》的《坚持有错必纠的方针》。在这个发言中陈云提出,对有些影响大或者涉及面很广的遗留问题,中央应该给以考虑和决定。他列举了薄一波等六十一人所谓叛徒集团案、陶铸同志的问题、彭德怀同志的问题、天安门事件问题、康生问题等6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其中关于彭德怀同志的问题他是这样说的:“彭德怀是担负过党和军队重要工作的共产党员,对党贡献很大,现在已经死了。过去说他犯过错误,但我没有听说过把他开除出党。既然没有开除出党,他的骨灰应该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关于康生问题他是这样说的:“‘文化大革命’初期,康生同志是中央文革的顾问,康生同志那时随便点名,对在中央各部和全国各地造成党政机关瘫痪状态是负有重大责任的。康生同志的错误是很严重的,中央应该在适当的会议上对康生同志的错误给以应有的批评。”

  1982年,有关单位要把陈云这篇发言收入一本书中,提出要在彭德怀后面加上“同志”两字,康生后面的“同志” 两字去掉。陈云的秘书朱佳木就此请示陈云怎么处理。陈云说,前一个“同志”不能加,后一个“同志”不能减,要保持当时的面貌,因为当时只能讲到这个程度。后来就“同志”两字加减的问题又反复了几次,陈云都没有同意。只是在这篇发言收入《陈云文选》时,他才勉强同意在彭德怀后面加了“同志”两字 (参看朱佳木著:《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72-76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

  读罢这则史料,笔者深深赞同作者的评论:陈云同志这种坚持实事求是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真精神,对于我们党实在是太可宝贵了。事实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党内不能正确对待历史,夸功掩过、弄虚作假的,确有人在,近年来我国回忆录出版热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就是例证。通过当代人写的回忆录了解当代史中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进而洞察历史的真相,是人们阅读相关回忆著述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令人不无遗憾的是,“高干回忆文体”成为史林一景,甚至借回忆录来美化自己,信口开河,虚构故事的不乏其人。

  不论当事人撰写回忆录的动机何在,毫无疑问,真实是史料的生命所在。粉饰甚至杜撰历史是徒劳的,终究会被人们戳穿而成为笑柄。“文革”中“林彪的扁担”不就是如此吗?(1967年2月,新出版的小学课本《红小兵》将原来《朱德的扁担》一文,改为《林彪的扁担》) 归根到底,坚持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维护历史的真实性,如实记录涉及的人和事,特别对自己当时的言行,既不溢美,也不饰非,更不隐恶,应该成为包括回忆录在内的一切历史著述必须遵守的原则。

  (作者为山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

    1. 1949—1956年陈云在经济工作中的全局思维
    2. 李正华:陈云的核心意识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3. 建国前后陈云论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及意义
    4. 朱佳木:陈云的改革开放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践
    5. 邱霞:论陈云的改革方法论
    6. 周红:试论陈云对苏联援助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考与评价
    7. 王蕾:改革开放初期陈云强化党内监督的思想及实践
    8. 吴超:陈云与新中国初期的劳动保护事业
    9. 欧阳雪梅:陈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及时代价值
    10. 储著武 桂奕菲:1985年陈云质疑“万元户”宣传考释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