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辈革命家“洞悉国际政治的秘密”的法宝
2015年6月12日,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陈云同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就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领导的伟大事业。陈云同志的一生,经历了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是伟大、光荣的一生”。陈云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守信仰、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谦恭朴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突出了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破题解难的施政能力;形成了老一辈革命家清正廉洁、不谋特权的淳朴家风。陈云的这些精神已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和历史根脉融为一体,代代相传、常学常新。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决策,必须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特点与帝国主义本质的正确认识。陈云关于对外关系的论述多系20世纪50—80年代所作,这些论述展现了他在处理国际问题方面的卓越智慧。时至今日,尽管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陈云关于国际问题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其所蕴含的基本原理仍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充分体现了陈云分析国际问题的原则性、预见性及高超的战略思维。陈云一贯重视研究国际问题,善于结合国内经济建设与国际形势的变化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对于如何在融入世界经济条件下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有过精辟论述,这对揭示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实质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洞悉国际政治的秘密”的法宝,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从国际问题外在之形推知国际规律内在之势,他们所依靠的正是被视为谋事之基和成事之道的调查研究。时至建党百年前夜之今日,这仍是国际问题研究者提高理论素质和辨析水平的必备功夫。
二、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本质的观点没有过时
陈云对于帝国主义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也提出了诸多精辟论述。1955年9月23日,陈云在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中埃贸易协定问题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政治是很重要的,美国不准卖给我国军事、工业物资就是政治”。1973年6月7日,陈云在听取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汇报时说:“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不研究资本主义,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有我们应占的地位”。1989年9月8日,陈云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列宁论帝国主义的五大特点和侵略别国、互相争霸的本质,是不是过时了?我看,没有过时”。“从历史事实看,帝国主义的侵略、渗透,过去主要是‘武’的,后来‘文’、‘武’并用,现在‘文’的(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突出起来,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搞所谓的‘和平演变’。”“那种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已经过时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非常有害的。”“这个问题,到了大呼特呼的时候了。”通过这些论述,我们可以对帝国主义本质有着更为直观的认识,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国际问题。
陈云对当代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本质与特征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国际关系变化规律的准确把握及自觉运用,更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积极探索。这些论述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理论财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卓越贡献。
老一辈革命家对帝国主义企图消灭社会主义的“两手观”的认识高度一致。1959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国际形势及对策时指出:
“敌人的策略是什么?硬的软的两种策略。目的是保存自己——保存资本主义,消灭敌人——消灭社会主义。策略:一是在和平的旗帜下准备战争,大搞基地、导弹,准备用战争的方法消灭社会主义。这是第一手。二是在和平的旗帜下,大搞腐蚀、演变,用各种办法包括文化、人员往来等等,以腐蚀、演变的方法消灭社会主义。这是第二手,是着重的一手”。1989年6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9月,他在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时又说:“资本主义是想最终战胜社会主义,过去拿武器,用原子弹、氢弹,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现在搞和平演变”。
老一辈革命家关于防范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精辟论述和深邃思想,源于他们毕生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与政治安全实践的经验总结及理论升华。他们为维护国家主权、政治安全的哲学智慧及理论探索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三、政治安全关系党和国家的安危
大国战略博弈的首要生死防线是政治安全。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临时代办乔治·凯南应美国国务院的要求,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就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具体建议。此后,已升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室主任、进入美国高层决策圈的乔治·凯南又明确提出了对苏遏制的政策建议,并得到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最终将其确定为一种遏制战略。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采取的是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即综合运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精神等各方面的力量,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力量来遏制苏联的发展。美国政府在制定对苏遏制战略后,始终坚持这一战略,直至冷战结束。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便已经确定了长期运用多种手段威胁和破坏苏联的政治安全。
20世纪80年代,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放弃政治安全防线,导致苏联被西方全面渗透、颠覆。由此看来,帝国主义颠覆苏联的手法,就是陈云所说的“文”“武”并用,突出“文”的(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和平演变”。苏联“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的结局,印证了陈云所指出的:“经济工作搞不好,宣传工作搞不好,会翻船的。我讲的宣传工作,不是只讲报纸宣传工作,实际上包括党的整个思想政治工作”。苏东剧变证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和敌对政治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即在冠之以“和平”的天鹅绒下暗藏着对社会主义国家祸国殃民的凶器,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帝国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对我们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非常重要。
中国40余年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非闲庭信步,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在此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西方国家和敌对政治势力“和平演变”的考验。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在《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一书的前言中便指出,美国针对中国的做法是“慢火煮蛙与‘屠龙’战略”。事实上,“煮”与“屠”也正是陈云所揭示的“文”“武”并用。可见,陈云对一些西方国家和敌对政治势力的“和平演变”策略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这也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
21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和敌对政治势力唆使、支持个别民族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在新疆、西藏等地开展暴恐活动,企图分裂中国。近年来,这些西方国家和敌对政治势力又拿香港问题、台湾问题等大做文章,鼓动、支持个别分裂分子开展分裂活动。这些事实说明,一些西方国家和敌对政治势力仍沿用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策略,对我国的政治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也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维护我国的政治安全。
四、筑牢国家政治安全的铜墙铁壁
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自诞生之日迄今70多年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斗争、政权的颠覆与反颠覆斗争从未停止过,高度重视维护政治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大国国家安全基本规律认识的升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奋力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的战略智慧和使命担当。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社会主义中国越是接近世界舞台中央及经济科技前沿,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这几年,策源于大西洋两岸的罡风恶浪越发猛烈,中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渗透风险越来越大。政治安全风险之形成及增大,正是毛泽东、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习近平所反复警示的帝国主义本质使然,是资本主义所幻想的最终战胜社会主义的本性所致。
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2014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军区和武警新疆总队汇报时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是争夺‘制脑权’的没有硝烟的战场”。总书记把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争夺战比喻为“制脑权”之攻防,揭示了筑牢政治安全防线的重要性。
五、“历史没有终结,引人入胜的新阶段刚刚开始”
当前世界各国正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极大提升了战略界对综合国力硬核的认识。增强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力应是世界各国必备的“鞍马功夫”。将强未强或富而不强,只能被动挨打。公元前146年的迦太基富而不强,被外敌毁灭;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及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威尼斯因瘟疫缠身而沦为18线“城邦”。
中国不会因“富起来”就再无政治安全威胁了。中国的政治安全仍面临着美国和西方敌对政治势力的威胁,无硝烟战争甚或热战离我们并不遥远,美国和西方缺的只是一个“理由”。这几年,华盛顿针对中国出笼的唱衰、抹黑、甩锅、索赔乃至赖债,以及出动军舰在中国台湾海峡、南海搞所谓“航行自由”,意在沛公,剑气森冷。俄罗斯自由媒体网2020年5月2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世界历史正在继续》的文章,作者是俄罗斯《劳动报》评论员米哈伊尔·莫罗佐夫。文章指出:“弗朗西斯·福山在苏联解体后曾提出历史终结论。但中国的繁荣表明,如果将历史理解为两大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抗,那么历史仍在继续,而且是朝着不利于资本主义的方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范例将遭到世界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抹黑,这并不令人惊讶……历史没有终结,引人入胜的新阶段刚刚开始”。此言不谬。
在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长征路上,还须攻克“娄山关”,飞夺“泸定桥”。正缘于此,重温陈云关于帝国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对维护国家安全根本的政治安全尤具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陆忠伟,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100081。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1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