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所成立于1946年1月20日,并于1947年得到日本文部省认可,以社团法人形式发展至今。 中国研究所在日本学术界的简称是“中研”。于1945年10月开始筹备,从日本宣布战败到中国研究所成立,时间不到半年。中国研究所的成立使大批因战败后的社会混乱而濒于散失的有关中国问题的历史资料得以有效地保存,同时也聚集了大批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研究所成立初期,在这里工作的既有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学者,也有在侵华战争时期协助过军国主义的文人,不管是哪类学者,均对日本的侵华战争深感自责和反省。这成为中国研究所成立时期的一个特点,同时也对研究所日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中国研究所实行会员制,正式个人会员每年缴纳会费2·4万日元,研究会员缴纳9600日元,企业团体会员缴纳10万日元。研究所现有130名正式会员,研究所的经费基本上是靠会费和企业赞助,会员们在所刊上发表文章没有稿费。尽管如此,研究人员仍然积极投稿,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中国研究所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946~1950年是研究所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成果,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1~1972年是中国研究所的事业不断发展、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增设了图书馆,开办了汉语学校,还编辑发行了《中国研究月报》、《中国年鉴》等。“中研”紧跟中国局势的做法在“文革”中和“文革”后不断受到质疑,并因此有了“亲中派”的称号,这使得它所发表的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多少受到了影响。“文革”时期和中日建交后,中国研究所的影响力相对减弱。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研究所经过调整,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一批老的学者以对历史负责、对推进中日友好事业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大力推进现代中国问题的研究,他们为这个事业投入巨大精力,不仅不索取报酬,还注入个人财力支持。目前,中国研究所下设经济研究会、日中经济交流史研究会等几个研究小组。现代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如西部大开发等是其研究重点。 出版物: 《中国研究所所报》:1946年7月《中国资料月报》创刊。1947年,《中国资料月报》更名为《中国研究所所报》,后又改称《中国研究月报》,并沿用至今。该刊刊载学者们研究中国问题的成果及有关中国问题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