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境外当代中国研究机构 >> 澳大利亚当代中国研究
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10-04-23    作者:寒瑶/编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4-23
  字体:(     ) 关闭窗口
  

  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委员会(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CEDA)由道格拉斯·科普兰(Douglas Copland)创立于1960年,科普兰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委员会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
  CEDA的概念脱胎于美国智库经济发展委员会(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后者成立于1942年,用来解决二战后可预见的经济不景气问题,它在促成马歇尔计划和塑造战后货币体系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今天的CEDA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的实体,它的活动基金来源于会员的会费、政府研究资助和商业赞助等。其目标在于通告、影响和提升围绕澳大利亚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而展开的讨论和研究。为此,CEDA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发布独立的政策报告,为商界、政界和学界提供论坛,以及为那些从澳大利亚利益出发评估知识、见解和思想的组织和个人搭建会员网络。目前,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委员会的会员数达800多个。
  近60年来,CEDA一直关注如何在保持社会和环境平衡发展的同时鼓励经济增长的问题,并且在发布及对澳大利亚面临的挑战提供建议方面拥有了很高的声誉。CEDA多年来致力研究的兴趣点包括:迁入和迁出的移民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课税、水资源以及亚洲问题等。
  对亚洲的研究,CEDA早在1960年代就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东南亚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时至今日,亚洲问题依然处于CEDA研究日程中的优先位置,2005年他们发布了题为《增长55年:中国对于澳大利亚的未来》的报告,勾勒出了澳大利亚与中国接触的机遇所在。
  CEDA的历史及其对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贡献,已分别被记录在25周年纪念文献《问题与进展》(1986)中,同时在30周年纪念时又被收录于《桥》(1991)中。2010年,适逢CEDA的50华诞。庆祝活动将会贯穿全年,包括发行纪念性出版物、在墨尔本举行盛大庆祝晚宴及为其会员和朋友们提供的其他机会。其中,知名会员和朋友们关于CEDA的记忆将被集结成册,在今年的晚些时候一并出版。

    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当代中国中心
    2. 2015年以来西方当代中国研究的两个热点
    3. 金融危机以来的西方当代中国研究
    4. 2012年西方当代中国研究热点回顾
    5. 南开大学成立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
    6. “西方缺乏对中国的概括性研究”
    7. 西方当代中国研究的浮躁性——与欧洲传统汉学之比较
    8. 澳大利亚当代中国研究
    9. 新加坡当代中国研究
    10. 新世纪以来美国当代中国研究的新态势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