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之际
压题图片说明:三亚城市建设。(资料照片)
作为全国唯一省级经济特区,海南迎来了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国务院办公厅1月4日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纳入国家开放战略和旅游发展战略,确定海南省为全国旅游开放先行试验区,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既是挑战,更是责任,它标志着海南要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行战略定位,构建特色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探索先行试验的“更特”开放模式和发展模式,以“特别之为”开拓创新,赢得跨越发展。
必走之路
海南建省21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在探索一条让海南致富奔小康的发展之路。自从中国共产党解放了海南岛,这个我国第二大岛屿作为国防前线,长期以备战为第一要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经济的发展。1988年,邓小平同志做出海南建省办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使海南从国防前线转变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进入大发展的新时期。然而在海南发展的20年间,经历了无序的汽车贸易、不当的工业膨胀、“热胀冷缩”的房地产等,以致GDP和财政收入多年居于全国后位。直到党的十六大之后,海南省委、省政府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条发展之路:在积极发展热带特色的现代农业和集约发展利用本地优势资源的新型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创建国际旅游岛。
近五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海南省委、省政府遵循这一发展思路,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高起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了经济总值增长。较之建省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0.5倍,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6倍,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1倍和7倍。全省农业产值年均增长8.05%,高于全国平均4.54%的增长速度。农业、工业的发展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积极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海南省进一步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精品景区建设,出现了海棠湾、清水湾、神州半岛、铜鼓岭等一批高端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同时开发出自驾游、会展游、高尔夫游、探险游、乡村游、温泉游等个性化、时尚化旅游产品。以2008年为例,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20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85亿元。其中境外游客达97.9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9亿美元。
实践证明,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作为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最具特色和竞争力产业,是海南必走的发展之路。
民生之路
经过几年的平稳较快发展,处于发展上升期的海南经济基础不断夯实,产业支撑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海南社会事业发展总体滞后,民生历史欠账多,海南城乡居民收入目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基础上又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路在何方?扎实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把它作为今后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更是改善民生促和谐保稳定的最大抓手。
在2009年12月召开的海南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掷地有声:举全省之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将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公共财政在改善民生上的最大效应,干成让广大群众直接受益的实事。
拥有15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和50多个海湾的美丽海南,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赞美的:它是让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赏心悦目的明珠。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本目的是造福全岛人民,泽被子孙,就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使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感到是安全的、富裕的、文明的,是值得全世界人民来欣赏和羡慕的。同时,建设国际旅游岛,走民生之路,也是海南作为经济特区为全国的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做出的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