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吴冠中,羸瘦、形销骨立,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孤僻怪异的老头。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回忆,吴老的脸上总带着一种忧伤的情绪,两颊凹陷,唯有双眸如炬。很多人特别记得他有一双这样沾满颜料的手:黝黑的骨节突出,粗糙得带着长长的裂口。
他写得一手好散文,画出市场价格最高的画,言论和行为都不容效仿,可以这样说,吴冠中是当今艺术界最特立独行的画家之一。在当今画坛,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苟安于市场世俗标准的时代,吴冠中其言其行其艺,是另类,是孤品,留下一具值得人们回味的剪影。
昨天,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北京中央美院的著名艺术评论家邵大箴、殷双喜、王璜生等人,追忆这位特立独行者。
油画《野草》已捐中国美术馆 画的是画家最爱的鲁迅
从艺 三次主动变革轨迹
吴冠中生于1919年,刚巧是在“五四”运动发祥之年。早年的吴冠中曾三次主动变革自己的人生轨迹,如今的人们可以这样解读,他主动选择接受了那些“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的教育。
第一次变革发生在吴冠中17岁时,他在科技和艺术之间选择了艺术。他先学习于浙江大学代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了一年后,他与杭州艺专预科的朱德群相识,头一次窥见西湖艺苑,不听父亲的竭力劝阻,转考入杭州艺专预科从头学起。
第二次变革是在吴冠中30岁时。他是旧中国最后一批赴法国留学的画家,也是新中国第一批从西方回国报效祖国的画家。他说过,“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
第三次变革是回国后,他坚决不跟从当时一窝蜂的现实主义创作洪流,不画工农兵绘画。他选择了“群众点头,专家鼓掌”的自我审视标准。在近30年的漫长光阴里,他一次次被打入美术界“另册”,被斥为“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堡垒”,备受主流美术界的打击和排挤。
著名艺术评论家邵大箴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让吴冠中变得“无可替代”的是,他对于内心感受的描摹。“描绘时代生活是客观的,这一点比较容易,很多画家都可以做到,但吴冠中擅长描绘内心感受,这一点他走在前面。”
然而,作为20世纪争议最大的艺术家之一,吴冠中收获的不仅是赞美,也有无情的批判。对此,《美术研究》杂志执行主编殷双喜反驳:“衡量一个艺术家,不要只看他的作品是否完美,而是看他是否有开拓性和创造性,无疑,吴冠中是中国美术走向现代的转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