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妇女社会生活史
儿童福利应走向制度化
发布时间: 2010-06-01    作者:颜维琦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6-01
  字体:(     ) 关闭窗口
   编者按:一位智利诗人曾说:“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儿童不能等。”又到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国儿童的福利政策如何?为让男孩女孩们生活得更阳光快乐,社会各界还需做出哪些努力?对于未成年犯等特殊儿童,我们应该怎样帮扶?期望本次专版的视角,能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5月30日,北京前门炭儿胡同小学里笑语不断。大栅栏街道的孩子和家长们正在享受一个不寻常的周末。他们和大学生社区服务志愿者一起,每个家庭一组,玩起了过河拆桥、画五官、协力夹球等趣味游戏。

  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促进司、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儿童福利周”系列活动之一。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正面临众多新挑战,儿童的生存、生活、教育、发展等各方面的需求,都需要更深入地倾听、更细致地满足。

从家庭到社会:儿童发展需各方努力

  炭儿胡同小学游戏的人群里,一位满头银发的家长显得有点特别。她叫刘纯玉,今年65岁,带着12岁的外孙女欣悦来“又蹦又跳”。她告诉记者,欣悦的父母都忙着家里的餐饮店,没时间陪孩子,平常孩子都跟着姥姥。一旁的小欣悦话不多,看起来有些落寞。

  随着家庭小型化、核心化的发展趋势,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日益成为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之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艾滋病处项目官员许文青认为:“长期以来,不少父母习惯管着孩子,压着孩子,只注意呵护孩子的衣食,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求关注不够。”她认为,实际上,家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家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记者在前门大栅栏街道走访了数户家庭,不少家长坦陈,因为工作、生计等原因,和孩子的交流互动较少,希望学校、社区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增进和孩子的了解。家住延寿街的苏玉兰告诉记者:“平常不敢由着孩子自己出去玩,多半就是我在家寸步不离,守着孩子写作业。”苏玉兰认为,家长的教育意识存在偏差,社区周边缺乏良好的儿童活动场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大栅栏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振海对记者表示,儿童活动空间缺乏,已经成为不少城市和地区暴露出的普遍现象。“家庭和社会需要有机融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健康成长,有利于家庭稳定,也有利于社会和谐”,他认为,现在学校之外,孩子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家庭,社会实践活动远远不够,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可以考虑在社区中设立儿童活动中心,和志愿服务机构合作,建立与高校的长期联系,提供文体活动、学习辅导等便利,满足孩子身心发展的需求。 

    1. 抛弃福利国家
    2. 当代资本主义危机与中国的改革发展
    3. 消除贫困:社会与个人须共担责任
    4. 重要政策“顺应时代潮流” 与“顺应民意”缺一不可
    5. 专家:政策性离婚不受法律保护 夫妻切不可贪图小利
    6. 创新驱动让国家既有蓝天又能富强
    7. 以资产社会政策促进农村贫困治理
    8. 吴忠民:“顺应民意”与“顺应时代潮流”缺一不可
    9. 有多少被遗忘的“儿童福利”
    10. 慈善组织保护儿童福利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