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社会保障史
中国福利会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儿童福利事业
发布时间: 2016-01-08    作者:徐锋华    来源:史林 2015-04-09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福利会在婴幼儿托管、学前教育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开办了托儿所、幼儿园,创办了新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儿童杂志《儿童时代》以及儿童剧团、儿童图书馆和少年宫。这些福利事业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尽管由于资源有限,真正受益的儿童还只是较少数,但在中福会和宋庆龄的努力下,带动了上海市儿童福利事业向现代化发展,并利用外事接待和对外交流之机尽量与国际接轨。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福会的积极作为值得肯定,这与宋庆龄对祖国未来的关爱之心也是密不可分的。 

  全文见附件

    1. 上海私营体育场馆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2. 1959—1965年上海工业企业“比学赶帮”运动研究
    3. 从首笔国债发行看新中国初期中共的城市社会动员能力
    4. 195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上海社会青年的组织化改造
    5. 新时期上海的外来人口与城市发展
    6. 1950~1966年上海市居民零星自建住房研究*
    7. 上海解放后英国针对国民党封锁上海的对策及成因
    8. 慈善组织保护儿童福利
    9. 从“传统福利”到“积极福利”:我国困境儿童家庭支持福利体系构建研究
    10. 儿童福利应走向制度化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