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虫”到“四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粮食保管工作
——以浙江省余杭县为例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不但事关国计民生,而且是打击投机、稳定物价、恢复经济、巩固国防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但当时粮食匮乏,党和人民政府在努力恢复粮食生产的同时,高度重视粮食收购与保管工作,把减少储粮损失提高到与增加粮食生产同样重要的位置。浙江省余杭县的粮食保管人员在极其简陋的仓储条件下,在全国首创了无虫粮仓,继又在全国创建了首批“四无粮仓”,成为全国粮食保管工作战线的典范和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对粮食保管工作发展情况的研究却不多见。以余杭县首创无虫粮仓、“四无粮仓”为例,除了当时《人民日报》、浙江当地报刊有报道以及改革开放后出版的当地粮食志有所介绍外,严格意义上的专门研究成果并不多见。笔者于2017年受杭州市余杭区史志办委托,编纂《余杭“四无粮仓”史料选辑》,爬梳了相关档案,觉得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初余杭县创新粮食保管工作的经验,既有学术意义,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粮食保管情况
民以食为先。粮食安全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超出经济范畴的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面临极其严峻的粮食问题。
一方面,由于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加上战争破坏、自然灾害等原因,“1949年全国主要农具减少30%,耕畜减少16%,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与1936年(战前最高)的相比,都大大下降。1949年粮豆作物总产为2264亿斤,比战前最高年产量3000亿斤减产736亿斤,减产24.53%”。人民政府虽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恢复粮食生产,但当时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新区土地改革、剿匪反霸正陆续进行,农业生产急需的如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紧缺,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粮食产量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
另一方面,粮食需求激增。随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公职行政人员激增;此外还有4000多万名灾民需要救济,而不法商人又乘机囤积粮食、哄抬物价,当时,粮食问题不仅关系5亿多人的生存,更关乎物价稳定、国防巩固、国家建设,关系新生人民政权的存亡。
为此,人民政府在努力恢复粮食生产的同时,采取了“大收大购,掌握销售,以达到国家大量储备粮食的方针”,加强了公粮征购。粮食入库量从1950年的356亿斤,增加到1951年的497.3亿斤、1952年的595.4亿斤。“入库粮食数量之巨大亦为亘古所未有”。需入库粮食激增,使得仓储容量严重不足。为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努力采取措施,解决仓容问题。
1950年3月,政务院在《关于统一国家公粮收支、保管、调度的决定》中,要求有计划地在三四年内建设一批粮食仓库及加工厂。但建设新粮仓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当时国家财政极度困难,通过新建粮仓解决仓容问题,既力有未逮,又缓不济急。因此,政务院要求各地“在新的仓库修建未完成以前,为适应工作需要,应充分利用现有仓库和庙宇、祠堂,并租用私人的仓库和房屋,其必须修理者可酌予修理。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必须负责解决当地粮食管理部门的粮库房屋问题”。
各地根据政务院的决定,制定并逐步落实仓房修建计划,但均以利用庙宇、祠堂和民房为主。例如,《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一九五零年建修粮仓工作的指示》就指出:“今年的仓房修建,仍应以运用过去借用民房与充分的利用修补庙宇、祠堂、公房及未分配的地主房屋为主”。
中南行政委员会在《为解决粮食仓库的指示》中也指出:今后全区仓容不足的困难会更严重,以目前国家财力,完全依靠大量修筑新粮库,不能解决问题,各级政府对粮食仓库不足问题,必须要有充分的估计,“对一切粮食仓库可利用或修补后可利用之公房、民房、祠堂、庙宇,以及机关私商之空闲房屋和仓库等,应尽先照顾粮食仓库利用或租借使用”。
从粮食的实际入仓情况看,从1950年到1952年,全国粮食仓容量从159.7亿斤增加到324.2亿斤,但仓容量仍严重不足,总仓容只占需入库粮的50%左右,而且庙宇、祠堂、简易仓房及民房仓容量占总仓容的93%以上,正式仓房的仓容量不足7%(详见表1)。在一些粮多库少的地方,大部分粮食不得不存放在露天货场。
资料来源:根据《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香港祖国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表14改制。
由于庙宇、祠堂、民房、会馆等改建的仓房极其简陋,加之当时粮食保管设备与药剂严重不足,迅速扩大的粮食保管工作队伍又普遍文化层次低、缺乏粮食保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仓粮受虫蚀、霉烂、鼠害、雀害等损失非常严重。
1951年4月,财政部粮食总局在第10期《工作通报》上发文指出:“去年有些地区的粮库,由于对仓虫为害认识不足,未积极加以防治,致粮食受到严重损失”。“一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中南区湖南省生虫粮达3.28亿多斤;江西省去年冬季发生虫害曾波及七十五个县的粮库,生虫粮达3亿余斤;河南省小麦生虫,八月间遍及全省;华东区防治条件虽然较好,但也有1.9亿余万斤发现虫害;华北区各省粮食生虫也很普遍”。
“山西省在普查粮食仓库工作中,发现大量粮食遭受损耗的严重现象”。仅据1950年5月上旬的初步统计,全省因霉烂、变味、生芽、生虫、塌库等损失的粮食共达113.8万余斤。其中最严重的是霉烂、变味,达71万余斤。1950年入春后,安徽省仅皖北临泉、蒙城、阜阳等县霉烂粮食就达30余万斤,浙江省各地霉烂粮食10万斤。
所以,做好粮食保管工作,防止粮食受虫害、微菌、鼠害及变质霉烂,与增加粮食生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做好粮食保管工作更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
正因为如此,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公粮保管工作。1950年3月,政务院在《关于统一国家公粮收支、保管、调度的决定》中指出:公粮保管“应特别注意虫蚀及防腐、防盗、防特与防火,提倡科学保管方法”,明确提出“公粮损耗最高不得超过百分之三,环境稳定地区,应以不超过百分之一点五为原则”。
1950年4月11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专门发出《关于加强公粮保管工作的指示》,指出:“两三个月来,根据各地不完全的报告,公粮在保管中的损失,包括失火、霉烂、抢劫、偷盗、贪污,为数甚巨。当此国家财政困难、部分地区灾荒尚未渡过的关头,使国家公粮遭受这样大的损失,实是一种不容宽恕的事情”。指示要求各级粮食管理部门提高政治责任,加强公粮保护;各地要“立即进行一次普遍的检查粮库和存粮的工作”,必须建立每月检查一次仓库与每周检查一次粮食的制度,发现粮库与存粮各种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1951年3月26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又发出《关于加强公粮保管以防霉坏的指示》,除了重申各级政府要督促各地粮食管理部门彻底检查粮库与粮食情况外,还特别强调各地要彻底检查粮食质量,处理高水分和霉变的公粮;要“多方研究与创造防雀、防鼠与防虫的有效方法。各地应号召管仓人员和群众研究防治仓虫办法,对于科学防治方法应加以推行”。
1951年4月15日,财政部粮食总局在第10期《工作通报》上发文,要求各地要纠正“仓虫是天生的必然现象,没法防治的不正确认识;要召开仓虫防治专业会议,总结过去的经验,周密的研究,制订防治计划,深入布置;除充实防治机构外,并将现在具备的防治力量,充分使用;尽可能与当地有关的学术研究机关或专业学校密切配合,作为防治的指导力量;各级粮食局、仓库须加强干部责任制,同时建立防治情报网,及时了解情况”。
如何在仓房简陋、保粮设备与药剂不足、粮食保管人员又普遍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条件下提高粮食保管效率,减少粮食保管中的损失,成为全国粮食战线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1953年浙江省余杭县无虫粮仓的出现为此提供了成功经验。
二、余杭县首创无虫粮仓的经验
1950年8月,按照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加强粮食保管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加强粮食管理,建立护粮组织,严格粮食制度”的要求,浙江省粮食部门开展了“三整、六查、七防”活动。1951年,浙江省粮食局又根据全省检查情况,制定了《浙江省中央公粮暂行管理办法》《浙江省粮食工作人员奖惩暂行办法》《浙江省公粮储保工作暂行制度》等,使各级粮食干部在工作上有所遵循。为加强粮食保护工作,全省各县(市)政府普遍建立了护粮委员会,在基层粮库建立了2167个护粮小组。“据1952年全省仓储工作总结记载,仓储事故损失率由1951年的0.026%下降为0.012%,保管损耗率由1.24%下降为0.15%”。浙江省余杭县的粮食保管工作则走在全国前列,首创了无虫粮仓,打破了“仓虫无法防治”的固有观念。
新中国成立之初,余杭县有仓前、城关、黄湖、仁爱、闲林5个区粮库,80座仓房,大部分是由庙宇、祠堂、民房、会馆改建的。这些简陋的仓房因年久失修,存储的粮食常遭虫蚀、霉变和鼠害。1952年前虫霉事故不断发生,虫害严重时平均每公斤粮食中有害虫30只以上,粮食损耗率一度高达3%。全县粮食保管工作人员仅二三十人,且文化水平低又多不懂业务,连最常见的仓粮害虫都难以识别。各粮库的粮食保管工具也只是简单的扫帚、筛子、箩筐、风车、喷雾器、粮温计而已。
针对上述情况,余杭县粮食局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及浙江省关于加强公粮保管、防治虫霉鼠雀危害的指示,于1952年7月成立了余杭县护粮委员会,领导各粮库做好防虫、防鼠、防雀、防霉等“七防”工作。1953年,余杭县粮食局又发动全县粮食保管工作人员开展以“降低保管费用,提倡勤俭保粮;减少粮食损失,创建无虫粮仓”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全体粮食保管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清洁卫生、清仓杀虫消毒、清理仓具、改善储粮条件、杜绝害虫滋生。该县仓前区粮库于7月首创无虫粮仓,其他各区粮库也纷纷创建无虫粮仓。同年9月,浙江省粮食厅组织检查组对余杭县的无虫粮仓进行检查和鉴定,确认余杭全县80座粮仓中有55座实现了无虫,无虫粮仓占比达68.8%,其中仓前区粮库14座粮仓有13座实现无虫,占92.9%。(详见表2)
∗原表称“横湖”,应是“黄湖”。黄湖自明代形成市镇(参见嘉靖《余杭县志》卷三“市镇”),黄湖之名沿袭至今。1949年5月余杭县解放时,设有黄湖区。1950年余杭县调整行政区划时设1个直属镇、5个区、43个乡,仍设有黄湖区,在所有乡、镇、区名中,无横湖之名(参见《余杭通志》第1卷第2编“政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86页)。《余杭县无虫粮仓专题总结(1954年2月11日)》附表2《五三年度各区库进行清仓消毒实绩统计表》、附表4《五三年度各区库捕鼠实绩统计表》(杭州市余杭区档案馆:027-001-013)及《余杭县粮食干部扩大会议总结报告(1954年6月7日)》附表1《五四年五月底检查全县“四无”情况统计表》(杭州市余杭区档案馆:027-002-039)中均为“黄湖”。
资料来源:根据《余杭县粮食志》(浙江省余杭县粮食局1990年编印)第12页表改制。
余杭县之所以能够在全国首创无虫粮仓,主要是粮食保管工作人员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在承继传统粮食保管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掌握仓虫生长规律,把握粮食入仓、出仓时机,创新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细致而系统的清洁卫生、清杀仓虫方法,华东区行政委员会粮食局(以下简称华东粮食局)将之概括为“四个环节”和“六个步骤”。
“四个环节”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前置保管工作,保证入库粮质,即在粮食入库前,各仓库都和有关的乡政府订立合同,切实做到公粮晒干扬净,确保入仓粮食合乎标准;粮食保管工作人员下乡宣传并指导农民进行粮食品质自查互查;接粮入库时采取科学仪器和感官鉴定相结合的办法,认真检验粮食品质,做到“品种分开、好坏分开、干湿分开、虫粮与无虫粮分开”,防止互相感染,为入库后的保管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个环节是清仓消毒。粮食保管工作人员抓住秋粮入库前的空仓期,普遍进行系统的、彻底的清洁杀虫工作,扫除仓内灰尘、虫网,清除仓外杂草、砖瓦和垃圾污物,填平洼坑,仓外6米内看不到垃圾、污水和杂草,做到“仓内面面光、仓外三不留,堵住藏虫缝,刨出越冬虫”。
第三个环节是及时扑灭越冬仓虫。掌握仓虫生活规律,当每年4月初气温上升到13摄氏度时,粮食保管工作人员再次组织力量对漏网的越冬仓虫进行深入细致的搜查和扑灭。
第四个环节是经常检查及时处理。粮食入库后,粮食保管工作人员经常进行各库粮食品质普查排队,对查出有问题的粮食分别不同情况及时进行“转仓拼仓”“日光暴晒”“过风过筛”“翻动粮面”等方法进行处理。
“六个步骤”是根据仓虫的生活生长规律及仓房内外容易隐藏仓虫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虫灭虫措施。一是彻底扫除。凡是容易隐藏害虫的地方,不论仓内仓外、天井、庭院以及仓底地垄、周围建筑物等,均要进行由上到下、由内到外全面彻底地扫除。二是清理仓具。对易潜藏仓虫而感染粮食的箩筐、芦席、麻袋、木箱、通气竹垅等仓具,经常采取暴晒、洗刷、敲打、剔刮等办法进行清理,并分门别类定点存放,专人保管。三是剔刮虫巢。在全面大扫除的基础上,对仓房所有梁柱、仓壁、地板等的洞孔、裂缝,用小刀、铁针、竹片、铁制剔钩、棕刷进行细致的剔刮,清出虫茧虫尸和垃圾灰尘等。四是药剂消毒。在进行了细致的剔刮之后,在仓房内外、屋面梁椽、仓底地垄、附属建筑物等,用666药粉或DDT药剂从仓底到屋顶进行全面的喷射杀虫,进一步消灭潜伏的仓虫。五是嵌缝粉刷。在消毒后10天左右,对仓壁、梁柱、地板、楼板的所有洞孔、缝隙,用纸筋石灰进行堵嵌、粉刷,做到“不留洞,不留缝”,塞死没有剔刮出来的越冬仓虫,同时避免药剂直接接触储粮。六是复查补课。在做到了以上五步工作之后,各粮库再集中全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相互挨仓检查,对于死角或做得不彻底的地方再及时进行补课。
余杭县首创无虫粮仓的事迹,打破了千百年来“粮食生虫,自古已然”的固有观念,被誉为粮食保管史上的奇迹,增强了人民与虫害作斗争、保管好粮食的信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大意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共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及时总结、全面推广余杭县先进的保管粮食工作的经验和方法。
1953年10月12日,浙江省粮食厅通报嘉奖余杭县首创无虫粮仓的事迹,授予其“创无虫仓先锋”锦旗,号召各地学习这一经验。10月16日,《浙江日报》以《余杭县出现若干无虫粮仓》为题介绍了余杭县创造无虫粮仓的模范事迹,并发表短评——《创造更多的无虫粮仓》。短评写道:无虫粮仓是本省粮保工作中的“新气象、新创造”,这一典型范例证明:那种认为“仓虫根本无法消灭”的思想是错误的,“只要我们所有的粮食保管人员安心份内工作,树立高度爱护国家资财的观念,发扬真诚负责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开动脑筋,辛勤劳动,消灭粮仓的虫害是完全可能的”。短评还发出倡议,希望各地参照余杭县的做法,为创造更多的无虫粮仓而努力。
1953年10月,苏联仓虫防治专家莫若洛夫在华东粮食局等部门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余杭县无虫粮仓。他在仔细查看粮仓内外卫生情况后说:“粮仓的清洁卫生是防治和消灭仓虫最有效的方法”,“此地的粮仓可作为粮食保管工作的典范”,并建议组织各地的粮食保管工作人员到这里来参观,推广这里的粮食保管工作经验。
1954年1月17日,粮食部、华东粮食局和浙江省粮食厅在杭州召开有全省各专区、各县粮食局干部参加的授奖大会,粮食部、华东粮食局分别授予余杭县粮食局“无虫粮仓”和“保粮工作的旗帜”称号。《浙江日报》在头版报道授奖大会情况并发表评论文章——《进一步推广无虫粮仓先进经验》。文章批评了对粮食保管工作的种种错误认识,指出余杭创造无虫粮仓的先进经验,有力地证明了“在现有的仓库条件下,完全可以消灭虫害”。评论还号召全省粮食保管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推广无虫粮仓先进经验的重要意义,各级粮食部门领导必须深入发动粮食保管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无虫粮仓的先进经验,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经常地、深入地检查学习这一先进经验的情况,切实全面推广这一先进经验。
1954年3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多篇文章及图片介绍了余杭县首创大批无虫粮仓的事迹,包括《浙江余杭县首创大批无虫粮仓》《浙江各地推广余杭无虫粮仓的经验》《记苏联仓虫防治专家参观余杭县无虫粮仓》《粮食保管工作的先进旗帜》《余杭县的无虫粮仓(图片)》等,并发表短评——《推广余杭县无虫粮仓的经验,作好粮食保管工作》,指出:“浙江省余杭县粮食部门在粮库设备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创造大批无虫粮仓的事实”,有力地批评了“粮库设备条件太差,很难作好保管工作”的思想,“为全国粮食部门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粮食保管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工作,各地应当学习余杭县的经验,努力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1954年3月30日,“中央粮食部党组向中财委党组并中央提出《关于粮食保管工作的报告》”,报告了反映粮食保管工作中发生的问题,要求各地均须认真培养树立保管工作上的模范旗帜,号召各地学习余杭县粮食保管工作的模范经验,用以鼓舞广大基层粮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职工对本职工作的政治责任感。4月9日,中共中央将报告转发各中央局、分局、省委,要求参照执行。
之后,余杭县粮食保管工作经验迅速走向全国,一个“向余杭县无虫粮仓看齐”、把粮食保管工作的质量提高一步的运动在全国粮食部门迅速形成热潮。1954年初,浙江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组织了两次全省粮食局干部集体参观学习。至4月初,全国各地就有湖南、江苏、福建、安徽、广东、江西和广州市等省市的124人到余杭参观学习。
各地学习余杭县创建无虫粮仓的活动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仅半年多时间,浙江各地粮库“粮仓的清洁卫生情况有了改善,粮食霉烂、发热事故逐渐减少,雀害鼠害已开始减轻,个别地区还消灭了粮仓的虫害,出现了无虫粮仓”。1954年上半年,浙江各地无虫粮仓的总仓容已达6.6亿斤,仅嘉兴、宁波、温州、金华4个专区无虫粮仓就达2680座。
安徽、福建、江苏、山东、湖南、广东、上海、广州等地粮食部门派代表到余杭县参观学习后,一般都通过会议、业务刊物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有的拟订具体计划积极开展推广工作。江苏省苏州专区、盐城专区等地的粮食部门还提出了创造无虫粮仓的指标。中南各地粮食部门“积极学习浙江省余杭县无虫粮仓保管粮食的经验,试建无虫粮仓”。截至1954年5月中旬,“广西省已确定以十六个粮库作为推行余杭县经验的重点;河南省已在九百零九座粮仓展开重点试验;江西省计划在今年使百分之十的粮仓成为无虫粮仓,另外还计划创造一批无霉粮仓和无鼠粮仓;湖北省计划在今年使百分之五的粮仓成为无虫、无霉粮仓,使百分之十的粮仓成为无虫粮仓,另外还要创造一批无霉粮仓;湖南省各专区都准备试建一两处无虫粮仓”。“安徽省望江县的华阳、当涂县的采石、黄池以及江苏省吴县的木渎区、福建省晋江县的安海等地,有不少粮库运用余杭县经验以后,仓虫已经很少,有的且已成为无虫粮仓”。“河南省博爱县、嵩县等地已有一批无虫粮库,江西省进贤县、丰城县等地已出现了一批标准清洁粮库”。
至1954年底,全国已创建无虫粮仓9774座又1574间,无霉粮仓15770座又517间。“各地粮库的广大职工发挥了积极性,创造了许多先进的粮食保管方法和工具、仪器。同时,各地在粮食保管工作中还训练和培养了大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都是进一步改善粮食保管工作的有利条件。”
三、“四无粮仓”的推广及成效
“四无粮仓”是新中国粮食保管工作进一步发展后提出的更高标准,也是国家授予粮食仓储单位的最高荣誉,而创建“四无粮仓”活动则是新中国粮食保管事业中经常性的重要工作。余杭县是“四无粮仓”首倡地,也是首个“四无粮仓”诞生地。
在全国各地纷纷学习、推广余杭县无虫粮仓经验之际,余杭县粮食保管工作人员又在思考如何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进一步做好粮食保管工作,减少储粮因虫、霉、鼠、雀危害造成的损失。1954年3月6—9日,余杭县粮食局召开1953年度全县保粮工作总结评比授奖会议,会议针对过去粮食保管工作着重于防治虫害,而对于危害仓粮的鼠、雀防治工作较为松懈的问题,正式提出要在1953年首创无虫粮仓的基础上,保证1954年全县全部粮仓达到无虫、无霉、无鼠、无雀的新要求。这是全国粮食系统首次提出创建“四无粮仓”的口号。
之后,余杭县粮食保管工作人员掀起了大规模创建“四无粮仓”活动,并很快取得成效。根据1954年5月余杭县粮食局检查情况显示:全县45座实储粮仓中无虫粮仓28座,无霉粮仓45座,无鼠粮仓35座,无雀粮仓45座。另有42座空仓全部无虫,其中仓前区6座实储仓全部达到“四无”标准,这就是全国首批“四无粮仓”。到该年秋,余杭县87座粮仓中有27座实现了“四无”标准,占总粮仓数的31%;87座粮仓中,无虫粮仓76座、无霉粮仓75座、无鼠粮仓30座、无雀粮仓75座。
余杭县在首创无虫粮仓的基础上再创“四无粮仓”,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抓好“四个环节”和“六个步骤”。彻底搞好清洁卫生、剔刮打扫、清仓消毒、粉刷嵌缝、熏蒸器材用具及储粮普查、翻晒过筛等工作,巩固无虫成果并防止粮食霉变。例如,1954年1—5月,各粮库就在清洁卫生运动中清理出垃圾泥土、虫巢虫茧、灰尘杂草、瓦砾等12.29万斤,仅5月各粮库就通过暴晒、过风、过筛、摊凉等方法处理虫害及高水分等问题粮63.46万斤,全年处理高水分等问题粮达4144.47万斤。
第二,增建或增修防雀网并加强防鼠灭鼠工作,其中重点是防鼠害。粮食保管工作人员研究老鼠习性,采取“堵”“捕”相结合的方法消灭鼠害。“堵”就是用纸筋泥灰、沙子、石块、碎玻璃等全面封堵仓顶、四壁、仓周的洞穴缝隙,开沟填石夯实仓壁地面,堵死老鼠可能钻入粮仓的洞缝;“捕”就是添置捕鼠器等进行灭鼠工作。例如,仓前区粮库粮食保管工作人员曾在34天就捕老鼠369只。各粮库还发动群众投入捕鼠防雀运动。例如,闲林区粮库保粮模范喻传秀发动群众捕鼠,仅10天就捕鼠200余只。1954年1—5月,余杭县粮食保管工作人员和群众共捕鼠2593只。
第三,走群众路线,发动组织群众护仓护粮。余杭县粮食局提出要“将群众本身的利益和护粮工作统一起来”,各粮库关心仓邻群众的生产生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强对仓邻群众的宣传教育,培养群众骨干,组织成立群众护粮组织——“四邻小组”,1954年全县建立了44个护粮组织,参加群众达565人。各护粮组织订立护粮公约,不但开展护粮工作,还进行仓库周边清洁卫生、捕鼠防雀、翻晒储粮等工作,在创建“四无粮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制定并严格贯彻落实经常性的储粮检查制度,即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风雨后及时查,区粮食管理所每月一普查,县粮食局三月一会查,再配以突击抽查、各粮库间互查,每次检查均有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储粮安全。
从1953年到1954年,余杭县粮食保管工作实现了从无虫粮仓到“四无粮仓”的大跨越,为全国树立了“四无粮仓”旗帜,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浙江省粮食厅在提出创建“四无粮仓”号召后,在《浙江日报》发表《向余杭县粮食局学习,把粮食保管工作质量提高一步》一文。文章指出:1953年余杭县出现了55座无虫粮仓,有力地打破了过去一向认为“粮食虫害不可避免”的保守思想,为粮食保管工作树立了一面先进的旗帜。“余杭县的粮食保管工作者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最近又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争取达到无虫、无鼠、无雀、无霉烂的‘四无’要求,并向全省粮食部门提出了挑战。他们这种积极做好工作的首创精神,是值得全省粮食保管人员学习的”。浙江省粮食厅号召全省粮食保管工作人员积极向余杭县粮食局应战,并开展保粮工作竞赛,进一步提高本省的粮食保管工作的质量。
1954年8月,浙江省粮食厅根据余杭县创建“四无粮仓”的经验,制定了“四无粮仓”标准和鉴定办法,规范“四无粮仓”创建活动。浙江各地粮食保管工作人员纷纷响应省粮食厅的号召,随即展开了储粮普查排队、曝晒高水分粮、仓库清洁卫生、捕杀越冬仓虫等一系列工作。同月,浙江省很多粮仓都达到了“四无”要求,例如,宁波专区1300多座无虫粮仓中有519座达到了“四无粮仓”标准。1954年底,经浙江省粮食厅鉴定,全省创建了无虫粮仓6421座,占总仓容的27.2%;无鼠粮仓4640座,占总仓容的20.1%;无霉粮仓12969座,占总仓容的55.5%;无雀粮仓12666座,占总仓容的55.1%。全省粮食保管损耗率降低,由1953年的0.117%降至1954年的0.103%。
国家粮食部对余杭县首创“四无粮仓”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国家粮食保管工作的标准。1955年3月,粮食部部长章乃器在第三届全国粮食仓储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出‘四无’粮仓这个名称,说明我们的仓库干部无时无刻不在求进步,从无虫、无霉进一步要求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对工作的要求是步步提高、永远向前的”。4月5日,粮食部下发《粮食系统全面开展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工作意见》,将“四无”内容统一调整为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并规定了“四无粮仓”的基本条件。5月10日,粮食部下达《关于做好粮食保管工作的指示》,“再次强调全面推广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的粮仓”,并要求1955年“每县创造一个或几个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的仓房”。此外,指示还要求先从有条件的地区“择虫、霉、鼠雀、事故最严重的开始,实现一仓一项,巩固一仓一项,循序渐进,向‘四无’粮仓的最高方向发展”。
从此,余杭县始创的“四无粮仓”在全国粮食系统内迅速推广,并很快掀起一个学先进、创“四无”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热潮。到1955年底,全国已创造了2万多座“四无粮仓”,浙江省“四无粮仓”已达5123座,仓容量已占全省总仓容的23.4%。余杭县则走在全国最前列。1955年底,全县“四无粮仓”达到85座,比1954年冬又增加58座,仓容量2139万斤,占总仓容的81.87%,其中仓前区17座粮仓全部达到“四无”标准。此外,全县无虫粮仓占总仓容的90.5%,无霉粮仓占总仓容的97.97%,无鼠粮仓占总仓容的93.33%,无雀粮仓达到100%,无事故粮仓占总仓容的97.55%。
“四无粮仓”经验的推广,大大降低了储粮损耗率和保管费用。据章乃器在第一次全国粮食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上的报告,1955年全国粮食保管损耗率比1953年降低了70%。在商业部1983年1月召开的全国商业部门“四好”“四无”仓库代表会议上,粮食储运局负责同志在对“四无粮仓”工作做简要历史回顾后指出:粮食“保管自然损耗率五十年代初一般都在0.3%以上”,由于开展“四无粮仓”活动,至80年代初“降低到一般都在0.2%以下,不少地区只有0.01%左右。仅此一项,一年就减少粮食损失一亿多斤,相当于亩产千斤十几万亩粮田的产量,成绩是很大的”。
浙江省开展“四无粮仓”建设后,仅1955年就减少粮食损耗1351万斤,节省粮食保管费用418万元。1958年3月,浙江实现“四无粮仓”省后,与1953年相比,每年为国家节省粮食7900多万斤。作为粮食保管工作典范的余杭县,其储粮损耗率和保管费用均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1955年,余杭县的储粮平均损耗率仅为0.01%,远低于全省的0.046%,不到全国平均损耗率的1/20,平均每万斤粮食保管费仅为11元,远低于全省的28.2元、全国的34.7元,其中首创无虫粮仓的仓前区储粮损耗率降至0.0005%,每万斤粮食保管费降至3.35元。而且余杭县是“四无粮仓”建设“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余杭粮管所(原仓前区粮库)连续40年保持“四无粮仓”的光荣称号。
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党和政府在努力恢复粮食生产的同时,高度重视粮食保管工作。但在当时仓容严重不足、仓房设施简陋、保粮设备与药剂短缺,而粮食保管工作人员又普遍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条件下,如何提高粮食保管效率,减少储粮因虫、霉、鼠、雀害造成的损失,是全国粮食战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余杭县粮食保管工作人员在十分简陋的仓房设施条件下,创新粮食保管方法,首创了无虫粮仓,继而又提出并创建了全国首批“四无粮仓”,成为全国粮食保管工作典范。国家粮食部及时总结余杭县等地的经验,制定“四无粮仓”标准和鉴定办法,在全国推广并持续开展“四无粮仓”建设活动。这一活动对于减少储粮损失、降低保管费用、保持粮食品质、提高粮库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以余杭县粮食保管工作人员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粮保人在守护管好国家粮仓中形成的“四无粮仓”精神,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惜粮如金的节俭精神和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粮保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四无粮仓”创建活动和“四无粮仓”精神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陶水木,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11121。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6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