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的时光流转,百年人生的岁月蹉跎。今天是赵朴初诞辰纪念日。
他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他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诗人和书法大师,在诗词曲赋和书法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作品曾先后结集为《滴水集》、《片石集》。他的书法作品俊朗神秀,清雅朴拙,在书法界久负盛名。
慈悲救世是赵朴初一生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位慈善家,赵朴初长期从事社会救济救灾工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慈善事业。特别是他早年于上海救助难民的慈善活动成为抗战时期救亡图存的另一面旗帜,尽管岁月流逝,这些事迹被老人日后为国谋和平、为党求统战的辉煌功业所遮蔽,但其作为新中国慈善事业的先驱者,至今为人所怀念。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芒。我们就以此为题,作一历史回顾,感受老人博施济众的仁者风范,勇猛精进的大无畏精神。
出生慈善世家
1907年11月,赵朴初生于安徽省太湖县一个“四代翰林”之家。祖上乃书香门第,以耕读传家、慈悲为本,是太湖地区极有影响的大家族。
据《赵氏宗谱》、《太湖县志》等书记载,历史上的太湖赵家堪称慈善世家。十一世祖赵象贤以慈善闻名,他曾任四川汉州录事,勤勉于事,许多穷人都跑到四川去,途中遭遇风雨造成疾病死亡者卧满路边,赵象贤拿出自己的俸钱,造了一处宇舍,称之为“栖流所”,凡流民都可进来得到救治。光绪八年(18S2)太湖大水,祖父赵曾裕设法筹集大批银两用于救灾,救活了不少人。父亲任过县吏和塾师,生性朴实;母亲知书识礼、慈心敦厚。父母亲为人和善,穷苦人向他家借钱,都能够借到,谁家发生天灾人祸,他们都能给予接济。
赵家清廉、勤学、慈善的家风深深影响着年幼的赵朴初。赵朴初很小就聪颖、温和、富有同情心,家中来了乞讨者,幼小的赵朴初总是要施以米饭。小伙伴们遇到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募集费用声援罢工
1920年,13岁的赵朴初便离开家乡,来到苏州东吴大学附中学习。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动荡不安的年代。1925年5月30日,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赵朴初作为东吴大学附中十名代表之一,组织学生罢课,举行集会、游行,积极声援。6月1日,上海举行了20万工人总同盟罢工,5万学生罢课、绝食,绝大多数商人罢市的斗争。为了用实际行动声援这一运动,当时已经吃素的赵朴初想到一个问题,上海工人罢工后,他们的经济生活一定很困难,我们能否募捐支持他们呢?6月3日,赵朴初在东吴附中“执委会”会议上提出这一倡议:“我提议大家吃素以代尝胆,倘若一中全体同学茹素两个星期,即可募集一些伙食费救济工人。”当天执委会在学校募捐一千余元,并立即汇给上海总商会。这是上海总商会收到的全国第一笔募捐款。这也是赵朴初第一次感受到慈悲的力量。
1926年赵朴初考入东吴大学,不久因病放弃学业,回到表姨关静之家养病。关静之的弟弟关之是上海著名爱国人士,同盟会会员,曾任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会审官,以公正不阿著称。1922年,关之与周舜卿、沈心师、谢泗亭等人发起成立上海佛教居士林,这是全国第一个居士林团体。同年,关之等创办佛教净业社,这是一个由沪上佛教界上层人士组织的念佛团体。1927年,净业社迁入觉园。在此居住养病的赵朴初耳濡目染,对佛教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来,关之建上海佛教慈幼院并任院长,日常工作即由赵朴初主持。1929年4月,中国佛教会成立,关之被选为9个常委之一。后来,关之等人发起成立上海佛教会,赵朴初在上海佛教会担任秘书,同时在中国佛教会兼办文书工作。从此,赵朴初与佛教界人士有了较多的接触。这一经历对年轻的赵朴初走上慈悲救人的道路,是有一定影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