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宗教史
卓新平: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的重大意义
发布时间: 2012-02-16    作者:卓新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2-16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丛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的重要成果顺利面世,是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发展、人文学术繁荣的一个极为醒目且意义重大的平台。作为本丛书撰写者之一,我荣幸地参与了这一学术活动,由此也了解了60多年来中国宗教学的创立和发展过程。宗教学渴望被关心和爱护’”在当代中国学术发展进程中,宗教学属于发展最快、成果众多、备受关注却仍存有分歧的学科之一。而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中,宗教学也是与之关联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三个定位”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宗教学已成为院里哲学人文学科领域发展突出的学科之一,不仅在全国宗教学领域起到带领、统筹作用,而且也为当代国际学术界注人了新风、带来了震撼。

当然,宗教学仍属于尚在形成中的学科,也是见解各异、颇为敏感的学科。目前宗教学术研究的展开、宗教学术研究著作的出版仍存有不少困难,社会对这一研究尚有着种种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宗教学的正常发展。因此,我们衷心希望能乘着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抓住国家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机遇,在社会各界的关注、理解和支持下,使宗教问题能够真正从我国文化战略的视野来考量,体现出我们悠久文明古国、现代映浊大国的胆识和睿智,同样也让宗教学能够真正“脱敏”,从而能跟其他学科一样获得关心和爱护,享受与之相同的公平待遇,以促进我国宗教学研究实现真正的飞跃。感受当前宗教学学术脉搏的跳动

《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1949-2009)》卷由中国宗教学各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在相关研究上业有专攻的人员夹撰写。在撰稿、组稿、对稿件汇总编辑的过程中,我有如下一些感受和体会。

   第一,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从总体来看旗帜鲜明,指导思想明确,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倡导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精神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较新学科,其学科定位和研究人员的构成形成了中国特色,已在国际宗教学术界独树一帜,弓}人注目。

   第二,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比较突出地体现了跨学科、多学科研究特色,其学科交叉、领域广泛、多种研究方法形成层次分明、有机共构之态的优势颇为明显。一方面,中国宗教学研究的自身结构合理,各学科布局科学,已形成中国宗教学的内涵式框架;另一方面,中国宗教学研究又是多学科研究的有机整合,因而也表现出其外延式发展。

   第三,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敢于探讨当代宗教现实问题,敏感话题和国际热点、焦点问题,从而使宗教学不再是书斋之谈、闭门之思,形成其与当代社会关注的密切结合。

   第四,通过本卷组稿设计、联络、交换意见和相互沟通,我读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接触到他们当下思考的重要学术

问题,把握到当前中国宗教学研究发展学术脉搏的跳动,了解到这一学科目前的整体态势。对我而言,参加这一研究出版工作是一份学术大餐、一种精神享受。

   我们期盼这一创新项目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就。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

    1.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百年回眸与展望
    2. 方立天:学问多从静里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