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完善人才资源存量结构,重点提升增量结构,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进入世界上人才资源开发的中高层次阶段
人才培养是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关键环节,需要全面系统地谋划、与时俱进地创新。《人才规划》强调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对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更加重视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和优化
我国的人才培养必须准确把握世情国情的主要特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加注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适应学龄人口和社会其他成员的新期待,适应深入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挑战。我们要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优化教育系统的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通过完善人才资源存量结构,重点提升增量结构,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进入世界上人才资源开发的中高层次阶段。
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发
在知识经济逐渐占据主要位置的新形势下,传统的一次性职前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终身学习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宏观趋势,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更新知识技能的机会,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我国争取新世纪竞争主动权的必然选择。我们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制度建设和政策配套,营造“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的学习平台,“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不断开发和显著增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提升
在不同年龄段受到不同规格要求的教育培训,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的人才资源开发,正在从数量规模增长为标志的恢复性发展,进入规模、质量、效益相互协调的新阶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增强我国人才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期战略重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应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体现人才成长科学规律,反映人才发展的全方位需求,应建立社会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以促进培养机构牢牢把握人才培养基础要求,增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更加重视政府落实法定责任和社会积极参与的有机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环节,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样化教育培训资源的统筹协调。政府将依法落实人才培养开发的重要责任,切实保障财政教育投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重点支持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促进和规范其他类型教育服务发展。同时,企业和社会各方面都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共同营造人才成长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张 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