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受瞩目的双边关系之一。同为亚洲新兴发展中大国,中国与印度被视为塑造“亚洲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它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合作与竞争也常为西方所津津乐道。
前不久一个中国记者采访团应印度外交部之邀访问了印度,我有幸参与其中。近年来,中印部分媒体的相互观感似有恶化之嫌,翻开印度报纸,中国是被提及最多的国家之一,高速发展的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印度的“参照系”,但很多时候也成为一种“靶子”。问题出在哪里?是历史的阴影,还是现实的竞争?是西方的煽动,还是自我的局限?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印度之旅。一路行来,印度向我们呈现了美好的一面,也呈现了极其复杂的一面。印度社会在语言、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存在深刻的差异性,其多样性和分散性使得它在思维、舆论甚至政治层面常常显得“难以捉摸”。一周之内,我们似乎不断游走于两个世界之间,新的与旧的,精英的与贫民的,先进的与落后的。
对于中国,印度有着更复杂的情绪。印方陪同人员向我们提起“印度中国是兄弟”的岁月,那是上世纪50年代中印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亲密时代;1962年的边界冲突使“兄弟感情”变成“印度中国说再见”。如今,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人又说起“印度中国互做买卖”,但感情的嫌隙无疑仍然存在。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外长强调“有足够的空间让印中两国携手共同发展”,印度政府推进印中友好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但一些印度媒体对双方边界、“黑客攻击”等问题的极度敏感、过分放大和纯西方论调则令人忧虑。印度媒体对中国的观察似乎大多通过西方媒体的“眼睛”,缺少对中国情况的真实了解和独立判断。
“中印度”概念的提出者、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坦言,中印之间要减少“信任赤字”,中印之间的合作将是“1+1=3”。拉梅什说,我们需要更多的相互了解,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诚哉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