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眼中的世博与世界眼中的中国
发布时间: 2010-07-27    作者:李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7-27
  字体:(     ) 关闭窗口
   博览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集市文化。大型集会把贸易、娱乐和表演结合起来,在其最初发展阶段以庆祝丰收的宗教节日为主要内容。直到人类生产方式和技术极大进步,工业革命带来机器和产品的变革与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范围的博览会才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1851年在英国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万国博览会”拉开了世界博览会——人类文明大集合的序幕。到今天,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0多年的历程。

  世博会不仅展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而且提供了世界各国在科技、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平台。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在今天的上海世博会上大放异彩,但回首往昔,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程却是一段令人感慨的历史。

  “奇技淫巧”的世博与“神秘、落后的古国”

  中国早在1851年就参加了英国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但当时并非由政府出面,而是一些商人以个人身份参展。在那届世博会上,中国商人徐荣村所带的12包“荣记湖丝”因品质优良而获大奖。清政府腐朽愚昧,当权者仅从赴西方游历的官员和商人那里得知有关洋人举办博览会的一鳞半爪的信息,并认为这是毫无价值的赛珍耀奇之事,是“奇技淫巧”之举。清末将世博会译为“赛奇会”、“炫奇会”、“聚珍会”和“聚宝会”等,足可反映当时人们对世博会的认识。

  虽然清政府后来以官方的名义参加了几届世界博览会,但事实上,从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到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参展事务的承办权被牢牢控制在英国人赫德领导的海关手中。赫德从外国人的趣味出发,制定了几条选择展品的标准,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竟是“能引起公众的兴趣”这使得参展的展品多是外贸产品和消费品,且种类单一,基本没有体现中国进步的新产品。在1904年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上,主办方甚至让世界各地的土著人到世博会场地展示,中国劳工、非洲侏儒和美洲土著人等被白人视为低等人种,安置在人类学馆供人参观。更有甚者,在游戏馆,有个黄姓粤籍茶商为了迎合西方人猎奇心理,雇请一个缠足女子在世博馆内现场展示小脚,“以冀博西人之奇视而获多金也”。

  在这一时期,清政府完全没有认识到世博会的价值和意义,世博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满足西方猎奇心理、败坏中国国家形象的窗口。

  改变民族形象的努力

  民国时期,政府逐渐意识到国际博览会在促进国家经济、技术发展和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始积极主动地参加博览会,力图改变清政府时期落后、陈腐的形象。

  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参展获奖数量位列各国之首。获奖展品不再局限于农副产品,一些企业的技术产品也受到好评,如烟台张裕酿酒公司获得大奖章,汉冶萍钢铁厂、轮船招商局获得名誉奖章。

  然而,从总体上看,民国时期中国参展的展品仍然大多为农副产品,所采用的几乎都是传统技术,采用新技术的工业产品很少,能与西方国家相比肩的新技术产品则完全没有。此外,为迎合西方人猎奇心理而败坏国家民族形象的展览依然屡见不鲜,如在巴拿马世博会上,振黄公司展出“华埠地狱”,展示华人吸鸦片、嗜赌博、役女奴等,通过丑化国人而获利。

  此后,由于国内长期战乱,局势动荡,在世博会的展台上,中国这一东方大国的身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遗憾地消失了。

  精品荟萃的舞台与令世界惊叹的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个五年计划,中国在钢铁、石油、机械制造、航天、制药等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全面走向世界,迫切要求进行国家间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世博会作为各国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的大舞台,受到新中国的高度重视。

  1982年,中国以新的姿态再次参加阔别多年的世博会。在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中,气势磅礴的巨幅长城照片下陈列着10块长城砖和秦兵马俑,昭示着新中国的恢宏气势。这一届世博会的主题是“能源”,中国展出了在广大农村大力推广的沼气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太阳能航标灯、太阳能电围栏等清洁能源。此后,新中国参加的每届世博会,都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以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世博会成为宣传新中国的丰富多彩的窗口。

  1985年日本筑波世博会上,中国除展出各种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用品外,还展示了自己的科技新成果,如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断肢再植技术,武汉医学院的胰腺移植与临床应用技术等。在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本主题为“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的世博会上,中国政府投入巨资,成功完成了中国首部360度环幕电影的研制和拍摄,并在布里斯本搭建了360度环幕电影馆放映,受到观众极大欢迎。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这一技术。在1992年西班牙塞维亚主题为“发现的时代”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现代高科技展品中有西昌火箭发射塔模型,以及长征2号、3号、4号和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模型等,表明中国的高科技越来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上,中国是唯一使用永久性展馆展出的亚洲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航天技术展区”和“传统中医药展区”等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参加世博会以来,中国馆以其独特的外观和丰富的展览内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多次成为世博会上接待观众数量最多的国家馆,并多次被评为五星级展馆和最佳展馆。世博会展示了我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记载了新中国科技进步的辉煌历史。

  新中国在世博会展出的展品,很多是科技含量很高的新产品,原来为迎合洋人猎奇心理而不惜丑化国家形象的文化展出,也被中华传统文化精品展示所取代。曾经被视为“奇技淫巧”的世博会,现在被中国人看做展示国家形象与国家力量的大舞台;而昔日被视为“神秘落后古国”的中国,今天在西方人眼中虽仍不减其神秘,但已不再是卑微的弱者,而是强大与富有朝气的东方巨人。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STS研究中心)

    1. 努力用好世博会这个大舞台
    2. 世博下的“蛋”——观众眼中的世博理念
    3. 世博:让世界越来越了解中国的“面子“ 问题
    4. 世博会背后的中国国家形象
    5. 1982年中国重返世博会 揭秘新中国参会历程
    6. 能够“组织起来”是中国的比较优势
    7.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外交
    8. 中国驻德使馆举行世博会招待会
    9. 上海:和谐平安迎世博
    10. 中国的机遇 全球的盛会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