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论点荟萃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与20世纪60年代中苏边境冲突
发布时间: 2011-09-28    作者:张安福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1-08-22
  字体:(     ) 关闭窗口

四、结 

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西北边疆安全面临着苏联巨大的军事压力。但是,由于新疆兵团的不断建设和兵团人的奉献精神,使得新疆兵团充分发挥了战斗队作用。新疆兵团充分发挥了组织性强、机动灵活的特点,不仅为部队提供了亟须的战斗物资,甚至直接参加到第一线的对敌斗争,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维护边境稳定、阻止边民外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1世纪的前20年,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秩序重建后的风险期。在中国周边环境仍不太平的国际局面下,更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因此,在国家周边的安全战略中,不仅要重视东南沿海的大国势力的直接威胁,也要看到西北边疆安全中所存在的隐患,对中国安全影响极大。新疆与中亚地区毗邻,由于地缘政治、跨国民族等因素,非常容易引发政治、社会、民族等安全问题。因此,应当在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从历史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发挥新疆兵团屯垦戍边作用,为促进西部战略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

 

1]张光:《中国的外交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2]〔俄〕尼费德林著、周爱琦译《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页。

3]杨闯、高飞、冯玉军:《百年中俄关系·百年中外关系系列丛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4]《中国政府关于中苏边界问题的声明》,《人民日报》1969525日。

5]《打倒新沙皇》,《红旗》1969年第34期合刊。

6]〔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著,肖东川、谭实译《苏中关系19451980》,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22页。

7]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307页。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13/43/208,第4849页;伊犁河自治州公安局史志办公室编印《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史料》,1988年,第4041页。

9]陈曦亮:《浅析新疆“伊、塔事件”发生的原因》,《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10]王泰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页。

1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事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12]陈建中:《屯垦戍边铸伟业——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怀、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事业纪略》,《人民日报》19991127日。

13]李福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1. 迎难而上 克难而胜
    2. 弘扬丝路精神 实现互利共赢
    3. 奋力把“新疆内容”变为美好现实
    4. 五个牢牢把握五个精心做好
    5. 新疆风光全球能源
    6. 新疆应当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大有作为
    7. 践行“三严三实” 争做新疆特色法院好干部
    8. 张可让: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
    9. 新疆“三股势力”的形成及区分
    10. 保障每个民族的均衡教育权利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