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理论动态
唯物史观主导中国史学未来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 2013-06-26    作者:牛润珍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06-19
  字体:(     ) 关闭窗口

  回顾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唯物史观对中国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基础。

   21世纪,主导中国史学发展主流方向者,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指导史学研究的思想和理论仍然是唯物史观,这一总体框架不会改变,但研究的问题与热点将会有大的调整。从总体上讲,中国史学会朝着建设、集大成与理论深化的层次迈进,唯物史观在以下十个方面仍然主导着中国史学的发展方向。

   第一,由对历史的阐释到对历史的编纂,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完成国家大型重点项目 《清史》、《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三部大书的修撰。第二,形成相当完善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理论的成熟,不仅在方向、道路方面使历史研究具备了先导,还为历史研究建树一种新的科学精神,改变20世纪理论滞后的状况。第三,历史研究更加贴近现实,一些贴近现实的问题有可能成为讨论的热点,如史学与现代化,宗教文化与争端,环境、灾害与社会,历史资源与旅游等。第四,地方史研究与地方志、《中华一统志》的编纂。由于地方历史、文史及文物研究机构的建立,地方史的研究必有大成就;地方志编纂经过20世纪后20年的积累,已形成宏大规模和深厚基础;港、澳已回归祖国,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也指日可待,随着统一大业的完成,编纂《中华一统志》必将被提上日程,这也是21世纪唯物史观指导完成的一大历史文化工程。第五,中国史学走向世界,并融入世界学术,世界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召开。第六,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史学研究在这方面将发挥重大推动作用。第七,史料于20世纪有四大发现,21世纪新材料的发现不会太多,材料的整理、公布与研究将成为主要工作,这也需要唯物史观的指导。第八,史学研究的手段与方法会有新的突破,计算机人工智能化被引入,计算机分析在许多研究方面代替人工分析,实验方法成为史学研究较常用的方法。第九,随着现代化的实现,兴起一批新学科,如中国现代化史、经济全球化史、生物科技与工程史、计算机科学史、奥林匹克运动史、信息技术与第三次浪潮发展史。第十,围绕唯物史观的阐释与运用,形成不同的学派,不同学派之间的讨论,有助于唯物史观的正确把握与总结,并促进史学研究的自我反省,使中国史学在未来新的社会条件下自觉接受唯物史观的指导,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1. 唯物史观视野中伦理变迁的根源及效应
    2. 朱佳木: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当代史理论研究的开展
    3.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历史虚无主义辨析
    4. 唯物史观与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新趋向
    5. 朱佳木:坚持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6. 朱佳木:坚持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
    7. 朱佳木:以唯物史观推进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繁荣发展
    8. 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9. 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百余位学者深入研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10. 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