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才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一年一度的高考历来备受瞩目。近日,一组官方发布的数据吸引了众多眼球,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57万人,比去年减少约65万人,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57万人,平均录取率较上年增长近7%。这一升一降的数字背后隐含的人才培养问题,耐人寻味。
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
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曾经改变过无数人的命运。高考人数之众,“国考”之谓名至实归,挤过独木桥的,意味着学而优则仕;放弃的,则要通过其他的方式和途径寻找向上流动的方式。然而,连年高考人数增长后,2009年,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拉开序幕,生源数量开始下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弃考现象,2010年,人数继续下降。唯高考是举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吗?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的选择权增大。”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范先佐告诉记者,“最高峰时,每年有几十万学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些人中就有选择不读大学的,这种问题不仅中国大陆有,台湾地区也存在,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可以容纳80%的适龄青年上大学,但是只有约50%的人选择上大学。”
向买方市场转变的高校教育,也是整个社会理性选择和调整的过程。在范先佐看来,这对于高等院校乃至全社会来讲,都是一件好事。它迫使高校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推行特色办学,避免同质化竞争。
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表达了相似观点,即生源减少对于高等院校来讲是个契机。易剑东将高校教育比作“炒菜”,要向“专、精化的小锅炒菜”转变。显然,减少在校生的数量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范先佐认为,“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是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学生数量少些,提高师生比,教育质量更能得到保证,有特色的院校“存活率”也会更高。
加大投入是关键
尽管生源减少暂时对高校的威胁不大,但是,高校是否能够利用这一契机,办出特色,成功转型却是个问题。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高校受经费掣肘,发展受限。
1993年,政府在制定上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时,曾明确提出,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占到GDP的4%。10年过去了,这一指数依然徘徊在4%的下限以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校长殷鸿福曾算过一笔账,“2005年,全国教育支出3951.59亿元,全国科技支出991.56亿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是2.16%,而科技支出只占0.05%。”
殷鸿福感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教育投入事关人才问题。只有教育搞上来,才能把广大的人口包袱转变成人力资源,科技兴国的目标才指日可待。
易剑东向记者透露,虽然江西民办教育质量很高,管理也很规范,但普通高等学校在全国,尤其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情况不容乐观。最大的问题是生均教育投入较低。一个学生政府投入约3000元,只相当于北京、上海的八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地方高校很难大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落后又必须以招收本省学生为主,吸引不到外省生源,进而服务当地经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上大多面临此种困惑。
|